真实红色娘子军:存在仅500天 残部被迫嫁国民党
2009年03月13日 08:30中央电视台-《重访》 】 【打印已有评论0

2005年12月12日,中央芭蕾舞团在珠海影剧院采排《红色娘子军》,为珠海的演出作准备。 中新社发 双人鱼 摄

海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李高兰:

海南方言叫男人叫公爹,叫女人叫衣服,那么公爹就界定了男人的地位,他在家里是公,是爹,是至高无上的,那女人是衣服,所以,海南有一句俗话说:“妇女,妇女3天不打你要变成老虎。”

或许,正应了那句俗话,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从历史上看,海南妇女是当时中国受性别压迫最深重的群体之一,这种状况,让女人们具有了坚韧的性格和潜在的反抗精神。然而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里,她们的出路又在哪里呢?

1926年6月,中国共产党琼崖特别支部和中共琼崖地委在这座房子中成立了。4年后,从这里发出的一张布告引起了当地妇女的关注,布告中说:“英雄的乐会县妇女们,拿起枪来,和男子并肩作战”。短短一个月,就有七百多名妇女要报名参加红军。 1931年5月1日,经过筛选的一百多名妇女在内园村小学的操场上庄严宣誓,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第三团女子特务连宣告成立了。今天,当我们再次来到这里时,那誓言似乎仍在空旷的田野间回荡。

海南省琼海市阳江镇文化站站长庞启江多年以来始终关注着娘子军战士的生活,从上世纪70年代末他利用休息日走乡串户,走访还健在的老战士,今天他要带我们去看望一位当年一排的战士,93岁的潘先英,她现在和丈夫生活在距阳江5公里的下水寮村。

海南省琼海市阳江镇文化站站长 庞启江:

阿婆,你好阿,你最近身体怎么样,吃饭好吗,中央电视台的记者来看你。

原娘子军连一排战士 潘先英:

找你找不到,最近我去了两次海口,身体不太舒服,是去看病,人什么时候都要把自己的身体搞好,我耳背了,很生气,要是身体好,还想去北京。

海南省琼海市阳江镇文化站站长 庞启江:

阿婆是多大参的军?

原娘子军连一排战士 潘先英:

我是最后一个去报名的也是最小的一个、当时只有十五六岁。

相关阅读:

战争无性别:女性参加长征人数之谜(图)

红色娘子军有11位老战士健在(图)

从童养媳到女红军:王明之妹陈映民

鲜为人知:没有编制的井冈红色“娘子军”(图)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