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没有编制的井冈红色“娘子军”(图)
2008年09月19日 09:42中国红色旅游网 】 【打印

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时彭儒(前排右)、康克清(后排左一)、贺子珍(后排右一)等合影

在井冈山斗争史上,记录着一批巾帼英雄的名字:贺子珍、康克清、曾志、彭儒、吴仲廉等。她们在红军初创时期就成了革命队伍中光荣的女战士,又都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血与火的洗礼中成长起来的。而还有一大批普普通通的妇女,虽然她们不是红军序列中的一员,但在共产党人和红军的影响及带动下,她们或与正规红军一道上战场,英勇杀敌,或在后方大搞生产,节衣缩食支持前方。她们用青春和热血,乃至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在那艰苦卓绝的战争岁月里,为中国革命谱写了可歌可泣的篇章,她们就是没有编制的井冈红色“娘子军”。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立之前的井冈山区妇女,一直背负着像大山般压在身上的“三从四德”等封建礼教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她们毫无自由、毫无平等的人生权利,“在乡村经济中,妇女却有着异乎寻常的困苦状况和过分的劳动,在家庭习惯及社会风俗上完全没有权力可言”(1928年党的六大通过的《妇女运动决议案》中曾这样表述过。)

1927年10月,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进军井冈山创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这段艰苦卓绝的战争岁月里,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新民主主义妇女解放思想为指导,以女性的政治解放为先导,不仅关心妇女的婚姻家庭、柴米油盐、土地耕作等实际问题,在经济、生活和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还发动和组织了大批妇女直接参加武装斗争,使成千上万的妇女得以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周围。

当时广大妇女对待红色革命的态度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形:一种为苦大仇深,冒险精神强的年轻妇女。由于共产党人和红军对革命的深入宣传以及当时革命形势的蓬勃发展,点燃了她们心中的复仇烈焰,她们带着期待和憧憬奋不顾身地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之中;另一种虽未直接参加革命战斗,但他们十分欢迎和支持革命,愿意接受革命政权的指导,她们在后方默默为革命做出无私的贡献。据史料为载,当时从16岁至25岁的青年女子都基本参加了少先队、赤卫队,和男同志一起参加武装斗争,站岗放哨,而且还担负帮助部队侦察、通讯等任务。

尽管当时的井冈山,环境相当恶劣,不仅战争不断,而且生活、工作条件也十分艰苦。但这批井冈山巾帼,身上有着中国女性吃苦耐劳的优良品德,无论行军、打仗、干活,男同志能干的,她们同样干得很出色。在著名的龙源口战斗中以及波澜壮阔的黄洋界保卫战里,均有她们娇健敏捷的身影。最难得的是,经过组织起来的一大批山区普通妇女也在井冈山斗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如,1928年3月,敌军趁根据地兵力空虚,派出一个连从宁冈新城向乔林乡进攻时,被在田里种豆的两个妇女发现了,过一个敌人,她俩就往竹筒放一粒黄豆,过一挺机枪,就放一粒乌豆。待敌人一过完,她俩抄近路迅疾地赶回乔林,倒出豆子向苏维埃政府报告敌人的枪支数目。政府干部马上带领群众及时转移,从而使苏区又一次避免遭受重大损失。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何小文   编辑: 梁昌军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新闻图片花花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