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留下来的船员在水师走后,突然升起了米字旗!巴夏礼得报后立即赶往码头,拿出《虎门条约》,要求按照规定将人交还。道光二十三年,即1843年,英国政府强迫清政府订立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也称《虎门条约》)来作为《南京条约》的附约。其中除了具体地规定《南京条约》的一些细则外,还增加了一些新条款,如凡中国人与英国人“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人(即定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即领事馆)照办”,即承认英国享有领事裁判权。中国方面认为这艘船不是英国船,人也不是英国人,不适用《虎门条约》。但巴夏礼极为强横,双方争执中,一个水勇打了巴夏礼一巴掌。
巴夏礼旋即转而向两广总督叶名琛施压,要求放人,并且是在他本人在场的情况下,由梁国定出面送还被扣压水手,公开道歉。在迅速审讯后,叶名琛照会英国领馆:查明12人中有粱明太、粱建富两名水手为海盗,另一人吴亚作为证人,他们三人将继续接受审讯;其余9人可以送还。交涉中,叶名琛据理力争,声明亚罗号是中国的船,其港英执照系船主花1000洋银购买,且船上并未悬挂英国国旗,无侮辱国旗之事。得到巴夏礼的禀报后,英国公使包令查出此船的香港执照已经过期两个礼拜。但是,他暗示中国人并不知道,应该向中国人说明此船完全受英国的保护。随后,包令、巴夏礼和英国海军商议(此时他们通知英国海军准备扣押一艘中国官船),由巴夏礼发出最后通牒,限叶名琛24小时内释放全部水手,并正式道歉。
面对英国的最后通牒,叶名琛决定让步,当天他答复可以交换除了海盗之外的另外10人。次日,巴夏礼坚持原见。叶名琛只好决定派南海县丞许文深亲自解送全部12名水手到英国领馆,但坚决不道歉。
此时英国人无心再谈,拒绝接受人员,随即炮轰广州城,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了。叶名琛发布告示,称:“英夷攻扰省城,伤害兵民,罪大恶极……但凡见上岸与在船滋事英匪,痛加剿捕,准其格杀勿论,仍准按名赏三十大元,解首级赴本署呈验,毋稍观望。”
到底是以规则意识参与全球化,还是清醒地认识到这是件“与虎谋皮”的大事,亚罗号事件的教训实在发人深思。
叶名琛处理亚罗号事件,从纯粹的外交手段上而言,他做到了有理、有利、有节。英国人的蓄意侵略和叶名琛的处理手段,得到马克思的理性评价。马克思在两个月后写了《英中冲突》一文,以社论形式登在1857年1月23日出版的《纽约每日论坛报》上。其文说:“在全部事件过程中,错误在英国人方面。”在西方舆论对叶名琛的一片谴责声中,只有马克思赞扬了叶名琛。他说:“确实,这个中国人如此令人信服地把全部问题都解决了。”马克思还在《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的社论中说:“叶总督有礼貌地、心平气和地答复了激动了的年轻英国领事的蛮横要求。他说明捕人的理由,并对因此而引起的误会表示遗憾,同时他断然否认有任何侮辱英国国旗的意图。”他说,面对英国人的蛮横无礼,“中国官吏心平气和,冷静沉着,彬彬有礼”。
不战不和不守
战争开始后,叶名琛上书咸丰帝,说道:“默念与洋人角力,必不敌,既恐挫衄以损威,或以首坏和局膺严谴,不如听彼所为,善藏吾短。又私揣洋人重通商,恋粤繁富,而未尝不惮粤民之悍。彼欲与粤民相安,或不敢纵其力之所至以自绝也,其始终意计殆如此。”可见他是把作战的希望寄托在民众身上。
事实上的叶名琛,一方面表现得非常镇定,他“高谈尊攘,矫托镇静,自处于不刚不柔、不竞不绣之间”。当英军三艘军舰越过虎门、攻占广州东郊的猎德等炮台时,叶名琛正在阅看武乡试。他闻讯后微笑着说:“必无事,日暮自走耳。但省河所有之红单船及巡船,可传谕收旗帜,敌船入内,不可放炮还击。”次日,英军攻占省城对岸河南凤凰冈等处炮台,叶名琛闻报后仍不动声色,继续阅看武乡试的马箭比武。他的部下却害怕了,说“风大,难马射,请早收围”。叶名琛这才退堂,招集各官到督署商议对策,断言十五日无事。
叶名琛的镇定,首先来自他的巫术活动。原来他在总督衙门里建了一个“长春仙馆”,里面祭祀吕洞宾、李太白二仙,一切军机进止都取决于占语。其过十五日无事,就是两个大仙告知的。而广州城恰恰十四日沦陷。当时民谣曰:“叶中堂,告官吏,十五日,必无事。十三洋炮打城惊,十四城破炮无声,十五无事卦不灵。洋炮打城破,中堂仙馆坐;忽然双泪垂,两大仙误我。”
但是,另一方面,叶名琛还是作了积极迎战准备的。除了发布告示悬赏杀敌外,他还下令整备团练两万余人。各地民团积极响应,“城厢内外,各榜长红,约剿杀外人,同仇敌忾”。民团的骚扰也有一定的效果:其一,他们用装满火药的沙船袭击岸边的英军军营,虽然没有炸死他们,也着实吓唬了这300名士兵;其二,他们沿用赤壁之战的火攻之法,用四只筏子,点燃后让其漂到英舰旁,造成了英军的混乱;其三,英军的一艘小船,曾经碰触到民团抛掷的火药瓶而被烧毁。
广东水师也发动了袭击。比如,他们安放的水雷爆炸,可惜稍稍提前了一些;再有,广东水师的几艘战船曾经炮击两艘英舰达20分钟;同时,水师船只不停地骚扰英军补给船,并发动对英军驻扎地的火攻。
如此看来,叶名琛得名“六不总督”,即“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相臣度量,疆臣抱负,古之所无,今亦罕有”,实在是冤枉。其真实的原因,一在于随后中国战败,总要有个替罪羊,叶名琛就成了众矢之的;其二,对叶名琛的“六不”定论,成为一种普遍的观念,如此则无法能够全面再审视这位悲剧人物。据学者考察,叶名琛当时能够动用的兵力非常有限,因为南方的绝大部分兵力都被抽调到镇压太平天国的前线去了,英军是趁虚而入,动用民团是不得已的办法。在有限的条件下,叶名琛是战了的,只是战而不胜。同时,他拒绝讲和,也无可厚非;如果讲和,无异于投降。因此,他没有和,也没有降,也没有逃跑,一味死顶,则是事实。但是,除此之外,似乎也没有更多的办法。只是他的扶乩求仙,实在是愚昧至极。
叶名琛有着很多的无奈,但何尝不是帝国的无奈呢。
“海上苏武”之死
1859年正月初五,叶名琛被掳到停泊在香港的英舰“无畏号”上。如此高官被俘,英国人倒也没有虐待他,而叶名琛自始至终也保持了一种凝然的气节。据《香港纪事报》载,军舰上所有军官很尊敬他。偶然有人上舰,都向叶脱帽致意,他也欠身脱帽还礼。他在军舰上生活了48天后,即被解往印度的加尔各答。
时人评价叶名琛的,骂者居多。但也有在叶死后写挽联执公允之论的:“公道在人心,虽然十载深思,难禁流涕;灵魂归海外,想见一腔孤愤,化作洪涛。”
在印度,叶名琛有两首诗阐明自己的心迹。
其一曰:
镇海楼头月色寒,将星翻作客星单。
纵云一范军中有,怎奈诸君壁上看。
向戎何必求免死,苏卿无恙劝加餐。
任他日把丹青绘,恨态愁容下笔难。
其二曰:
零丁洋泊叹无家,雁札犹传节度衙。
海外难寻高士粟,斗边远泛使臣槎。
心惊跃虎笳声急,望断慈乌日影斜。
惟有春光依旧返,隔墙红遍木棉花。
诗中所效仿的人物,都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民族气节的名人。一范即北宋范仲淹,不仅心忧天下,而且戍边时也是令敌人胆战心惊之英雄。向戎乃宋国的大夫,他在公元前546年发动弭兵运动,亲自劝说晋、楚、齐等13国在宋国首都开会,此次谋求和平的努力,导致其后列国间十多年没有战争,主要大国之间40年没有战争。叶名琛自比向戎,是要说明自己不死而随英人走的目的。其中,苏武的自喻也是此种目的。
由此看来,叶名琛是把自己的被俘当成是可以觐见英国君主的契机;他在被俘之初不自杀,是要留下一条命,向英国君主阐明大中华的和平意愿,并借机去反问英国君主。叶名琛后来对随他而去加尔各答的仆人明确地说明了这层意思。惜乎此种心境,不为史家和普通民众理解,更不为后人重视。叶名琛说:“我之所以不死而来者,当时闻夷人欲送我到英国。闻其国王素称明理,意欲得见该国王,当面理论,既经和好,何以无端起衅?究竟孰是孰非?以冀折服其心,而存国家体制。彼时此身已置诸度外,原欲始终其事,不意日望一日,总不能到他国,淹留此处,要生何为?所带粮食既完,何颜食外国之物!”
好一个“当面理论”!
其言透露出叶名琛的迂腐,但也再现了一代英雄的气节。既然不能见到英国国王,那么死就是唯一的归宿。
在加尔各答,叶名琛继续关注时事新闻,按时作息,清早即要人给他读报(翻译给他听)。后来,他得知觐见英国君王无望后,决定绝食。他于二月二十九日得病不食,至三月初七戌时病故。临终并无别话,只说辜负皇上天恩,死不瞑目。
公元238年八月,公孙渊让自己的相国和御史大夫出城请求司马懿解围并退兵30里,然后他一定会率群臣自缚投降。司马懿对此小把戏不屑一顾,将这两人斩首。公孙渊又派侍中请求指定日期,派送人质。司马懿说:“军事大要有五:能战当战,不能战当守,不能守当走;馀二事,但有降与死耳。汝不肯面缚,此为决就死也,不须送任。”
司马懿之名言,是强者对弱者的忠告。然而面对比司马懿所率强大百倍的英军,叶名琛全部做到了。
作者:
李扬帆
编辑:
梁昌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