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标签: | [开国元勋] |
1966年4月,他出任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在我军的军事教育战线上,他大力强调我军建设科学化、专业化的发展思路。“文化大革命”中,由于不理会老领导林彪的拉拢,邱会作一伙给他强加了种种莫须有的罪名,对他进行诬蔑、陷害、非法关押。
1977年12月,李聚奎重新落实工作,担任复建的后勤学院政委。他认真落实邓小平“要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等指示,不顾年事已高,深入教学第一线,开展教学改革,从实战出发,从严治校,加强对政治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政治思想工作的作用。在制定学院教学规划时,有的同志提出“一年就要出人才”。李聚奎一方面肯定了这种积极性,同时在分析了现有师资力量、教学设施设备、人才培养周期等情况后,提出了按教学规律办事,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人才培养步伐的教学规划,为早出人才、出优秀合格人才奠定了基础。
1981年7月,身体欠佳的李聚奎从领导岗位退下来,担任中央军委顾问。期间,他积极参与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方针、政策和规划的制定工作,“不当不顾不问的‘虚名顾问’”。在86岁高龄时,他仍就军队建设的一些重大问题,亲自向中央军委领导直抒己见,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党、对军队高度负责的态度。1988年7月,一枚沉甸甸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挂在了他的胸前。
李聚奎逝世后,经中央军委批准的新华社电讯有这样的字句:“李聚奎同志在长达70年的革命生涯中,受到过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直接教诲,是一位从农民成长起来的智勇双全的将军,是我军优秀的政治工作领导者和后勤工作领导人。”
李聚奎的一生,对党忠心耿耿,虽几遇逆境,历经坎坷,但党性原则很强,党叫干什么就干什么。红军初创时期,他由红5军调往红6军(后称红3军),先后在3个师任职;北上途中,他由红一方面军调往红四方面军,先后在两个军工作;抗战时期,他先后在三支抗日部队担任领导;开国前后,他由军事工作改做后勤工作,先后在三个单位后勤部门任领导职务;为搞石油,他由部队去地方,又由地方回军队。每次工作变动,他都自觉地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顾全大局,不讲个人名利得失,能上能下,愉快地服从党的决定。
李聚奎长期在军队和地方担任重要领导职务,从不居功自傲。他清正廉洁,节操高尚,数十年如一日。李聚奎常说,有毒的东西不能吃,违法的事情不能做。在工作岗位上,他这样要求自己,退居二线后,他仍以此不断勉励鞭策自己。在他80岁那年,他还给自己写下这样一段“座右铭”:“纵然给我再多的权力,也不去以权谋私;纵然给我再多的荣誉,也不忘记艰苦奋斗;纵然让我再活80岁,也不停止革命。”他一生中,除了1959年因病到青岛疗养过一次外,以后再没有外出疗养,许多人对此不理解,他却说:“我身体挺好,用不着疗养,把疗养指标留给其他需要疗养的同志。”
李聚奎对子女的要求也很严格,他经常告诫他们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艰苦奋斗,做有益于人民的人。在子女的上学、就业、晋升、调动等问题上,李聚奎也从不说话,至今5个子女都在基层工作。他在病重期间,想到了要为子女留下点什么,便抱病抄录了5份《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作为他的“遗产”分送给子女,勉励他们自尊、自强、自立、自律,遵纪守法,接好革命的班。
相关新闻
编辑:
梁昌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