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标签: | [胡耀邦] |
1984年3月12日,胡耀邦在北京十三陵中直机关造林基地植树时,
和十三陵林场工人刘国生(右二)交谈
8时55分,胡耀邦来到怀仁堂,高兴地同政治局其他委员握手,打招呼。
会议于9点钟开始。主持会议的赵紫阳告诉委员们,这个文件草案已经是第四次修改稿了,今天政治局讨论后,拟将这个决定草案在党内外更大范围内征求意见,适当时候,召开十三届四中全会予以审议。
赵紫阳讲话后,工作人员开始宣读决定草案,共念了40分钟。接着,李铁映发言,向大家介绍这个决定草案的起草和修改经过。
这时,胡耀邦站起来说:“我胸闷,难受。”他边说边想迈步离开会场。同志们见他面色苍白,额头渗出汗珠,知道他生病了。时值9时48分。
赵紫阳问:“是不是心脏病啊?千万不要动,赶快坐下。”这时胡耀邦旁边的秦基伟扶他在原位上坐下。
“快叫医生!”周围的同志们说。
怀仁堂的多部电话机同时拨通,三部警卫车同时开动,以最快速度去接医生。
这时,胡耀邦双眼紧闭,已经不能说话。大家万分着急,慌乱中有人问了一句:“谁带了‘保险盒’?”恰好江泽民随身带了,就给胡耀邦口服了硝酸甘油片,嗅了亚硝酸异戊脂。后来,医生认为这一措施对舒张血管,争取时间起了好作用。
不到10分钟,中南海保健处的医护人员赶到。又过了5分钟,北京医院的医生带着全套急救设备赶来,临时抬来一张床,就地开始了对胡耀邦的抢救工作。
根据医生的意见,胡耀邦的身体不允许移动。因此,政治局会议挪到其他会议室开,赵紫阳嘱咐温家宝和中办副主任杨德中留在怀仁堂现场照料。怀仁堂成了抢救胡耀邦的临时病房。
为了抢救胡耀邦,北京医院的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北京阜外医院、协和医院的心血管病专家们也很快被接来了。专家们经过会诊,确定胡耀邦患的是突发性大面积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源性休克及心律失常、阵发性心房扑动、房室传导障碍。经他们全力抢救,胡耀邦的病情稍有稳定。
下午4点20分,专家们认为胡耀邦病情初步稳定下来,可以上救护车。经同家属商量,将胡耀邦送入北京医院。
到北京医院病房后,专家们又进行会诊,进一步讨论确定治疗方案。北京医院抽出最好的大夫和护士,成立了特医、特护小组,为胡耀邦精心治疗。
经检查,胡耀邦的心脏的下壁、后壁及右心室大面积梗塞。股酸激酶(CK)正常人仅132单位,他却达3340单位,估计心肌坏死严重。医护人员深知(CK)超过3000单位的心肌梗塞,一般都是预后不良的。
1989年4月15日清晨,胡耀邦在北京医院里很早就醒来了。
相关新闻
作者:
顾保孜
编辑:
刘志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