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历史 > 历史纪事 > 正文 |
|
相关标签 | [西安事变] [张学良] [宋美龄] |
张学良
1964年7月4日, 64 岁的张学良与51岁的赵四小姐,在台北杭州南路一位美籍牧师的家里,按照严格的宗教仪式举行了婚礼,这对相爱30多年的恋人,终于成了夫妻。于凤至的结拜妹妹宋美龄,参加了这个简朴的婚礼。 众所周知,蒋介石败退至台湾后,对西安事变和当年没能彻底“剿灭”共产党耿耿于怀。因此,张获得自由后曾有一句感慨:“宋美龄活一天,我也能活一天。” 这句话,对形容宋美龄与张学良之间的关系,再合适不过了。作为一个权力欲望强烈、以善于作秀的政治女性出现的宋美龄,惟有在与张学良这位性情耿直、豪爽的东北硬汉的交往中,才显示出她真挚、细腻的女性情感。这种非比寻常的柏拉图式情感,出现在两位身份特殊、命运特殊的中国名人之间,看起来有点不可思议,却又至诚至信,顺理成章。
2001年10月,张学良在夏威夷檀香山病逝,享年101 岁。消息传到美国,与“少帅”交往70多年的宋美龄悲痛不已,静默多时。随后,她通过孔令仪表达哀痛之意,并特别交代辜振甫(曾为蒋介石的日文翻译、汪辜会谈的台湾代表)和其夫人严倬云(严复之孙女)代表她,赴夏威夷参加了张学良的追思礼拜与公祭。追悼会上,辜夫人将一束署有“蒋宋美龄”的十字架鲜花,置于“少帅”灵前。 (原载《党史纵横》,本刊有增删,并添加注释若干)
注:【1】此处“小家伙”,即指张学良。因为张的身材不如蒋高,且年龄比宋小2岁,比蒋小12岁。 【2】宋美龄1937年3月撰写的《西安事变回忆录》,开篇第一句话就是:“西安事变的经过、状况之复杂,决非中国过去的兵变可以比拟”。在回忆录中,她又反复强调:西安事变发生后,张学良“从头至尾,绝未提金钱与权位事。历来叛变军人所斤斤不能去怀之主题,此次竟未有一人置怀,由此足见彼等此举,有异于历来之叛变。” 【3】Peter,张学良的英文名。 【4】宋美龄的这一回答,并不准确。蒋、宋第一次见面,是1922年,不过,蒋当时只是上校,在宋美龄众多的追求者中,并不算最出众。直到北伐成功,蒋担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后,他对宋的追求才得到宋美龄和宋家的“认可”。蒋、宋二人,于1927年底结婚。 【5】据宋的《回忆录》记载,“张告诉委员长,他已下定决心,随委员长赴京。委员长十分反对,称:无伴行之必要--因为张回南京后,委员长并不能保证其生命安全。但是,张对我们解释:说他有赴京之义务,因为他已向属下各将领表示,愿承担此次事变全部责任;同时,他也准备向社会各界证明:此次事变,他本人绝无危害委员长之恶意,更无争夺个人权位之野心。 我(宋美龄)深知,此次西安事变确与历来不同,事变能够和平结束,在中国政治之发展史上,可谓空前;而张的请求,也有其特殊意义。因为这种做法,足以使今后准备以武力攫夺权力者,知所戒惧而不敢轻易尝试。故我和子文赞成张的意见,允其同行。”
作者:
王琴
编辑:
刘志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