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讯(记者 刘玄 尹文卓)记者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昆明局”)获悉,截至3月30日,中老铁路累计运输货物突破5600万吨,其中跨境货物1300万吨,连续三年实现两位数增长。这条连接中国与老挝的国际铁路,正日益成为区域经贸往来的“黄金通道”。
中老铁路运输货物突破5600万吨发车仪式举行。人民铁道报驻云南记者站 杨紫轩 摄
3月30日清晨,昆明王家营西站一列中老铁路“澜湄快线”班列刚抵达,冷链集装箱便通过智能化装卸系统精准对接运输车辆,满载榴莲、香蕉的货车迅速驶向水果批发市场。与此同时,产自长三角的智能家电和云南绿色食品正搭乘返程列车奔向老挝万象。长期从事东南亚生鲜贸易的货主张先生表示:“‘澜湄快线’大幅提升了运输效率,铁路运输解决了跨境生鲜产品对时效的严苛需求,过去依赖公路运输的瓶颈迎刃而解。”
中老国际货物列车冷链集装箱装车作业。人民铁道报驻云南记者站 杨紫轩 摄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老铁路已累计运输货物610万吨,其中跨境货物150万吨,同比增长10%。进口水果运输量超1.2万吨,云南的蔬菜、土豆、苹果等温带果蔬,也通过铁路畅销东南亚市场。
2021年12月3日开通运营以来,中老铁路货物运输实现了“从通到畅、从畅到快、从快到旺”的显著转变。跨境货物列车每日开行数量由开通初期的2列增加到目前18列,列车牵引吨数由2000吨增至2500吨。铁路部门创新打造的“澜湄快线”国际货物列车已累计开行1840余列,全程仅需26个小时,较正常国际货物列车运行时间大幅压缩。此外,依托“中老铁路+中欧班列”联运模式,老挝、泰国等国家至欧洲的铁路运输时间缩短至15天,进一步拓展了国际物流网络的覆盖范围。
行驶中的中老国际货物列车。人民铁道报驻云南记者站 杨紫轩 摄
目前,中老铁路跨境货物运输已覆盖中国31个省(区、市)及老挝、泰国、越南等19个国家和地区,商品种类扩展至3000余种。在口岸建设方面,磨憨铁路口岸中老铁路运用5G、北斗、AI等前沿技术,打造数字化、智能化货场,进、出口货物整体通关时间较开通初期分别压缩超过60%和90%。国铁昆明局成功吸引71家客户落户,授信总额度高达7亿元。
作为“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中老铁路的经济辐射效应持续增强。随着“京滇·澜湄线”“沪滇·澜湄线”等国际货运班列产品的推出,这条国际物流大通道正在谱写区域合作的新篇章。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