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学家金冬雁:新冠疫情何时才能结束?还有最后艰难一步
资讯
资讯 > 社会 > 正文

病毒学家金冬雁:新冠疫情何时才能结束?还有最后艰难一步

文/金冬雁 香港大学医学院教授,凤凰网《肿瘤情报局》特约专家

核心提要:

1. 2022年早些时候,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已经历过奥密克戎大海啸。而国内正在疫情高发期,最早出现海啸的北京应该已经度过感染高峰和重症、死亡高峰期。此次疫情十分猛烈,公民教育、接种疫苗、分发抗病毒药和保护医疗体系是减少重症的三道生命线。

2. 国家尽快批准mRNA疫苗及针对奥密克戎的新一代疫苗也是保护生命健康的必要措施,以色列真实世界数据表明65岁以上的感染老人服用辉瑞Paxlovid显著减少死亡达近80%,显著减少住院也达近73%,美国、中国香港的数据也可印证这一点。香港研究表明,中国刚刚批准使用的默沙东Molnupiravir效用差强人意,而国产药的信息仍然较少。因此,中国应尽快建立Paxlovid社区分发机制,提高药物可及度。

3. 同时,必须确保医院的感染控制措施有效落实。入院病人的快速抗原检测和隔离措施必不可少。医院内日常抗原检测一定要应做尽做。对受感染者个人也一样:一方面,新冠特效药可以留给高危人士;另一方面,受感染人士在康复10天内一定要主动远离老人及脆弱人群,做好防护。

4. 世界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历过类似大海啸后,都已进入奥密克戎地方性流行的疫情新阶段,中国也一定能顺利走完最后的艰难历程。当下,尽全力保护生命减少死亡,安全渡过大海啸是最高目标。只有到奥密克戎在中国也进入地方性流行,我们才能正式确定新冠病毒世界大流行的结束。

北京可能已度过重症与死亡高峰

目前中华大地正在经历由奥密克戎引起的疫情大海啸。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已经在2022年早些时候经历过类似的奥密克戎大海啸。全球都必须在经历这个过程之后才能进入疫情防控的下一步,舍此并无他解。封控无以为继,大海啸迟早要来,意外的只是它在不期然中悄然而至。最早出现大海啸的北京应该已经度过感染高峰期,常常滞后5至10天的重症与死亡高峰很可能也已度过,但其他城市和地区仍处于上升或高峰期。疫情到来的猛烈程度确实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其中一个误判可能是对疫苗实际接种率及疫苗防感染防重症效果的过高估计,特别是在最后一针已相隔很长时间以后。对此我深感抱歉。

图/去年12 月 23 日,医护人员将一名患者运送到上海一家医院的急诊室。

中国作为最后经历奥密克戎海啸的主要国家,完全有理由有条件做得比别人更好更漂亮。我们的确有过这样的期许,只是现实太残酷,离我们的期许我们的理想确实还有点远。其他尚未达峰的城市和地区,更应努力朝着我们所期许的目标,争取在减少重症、减少死亡方面有所突破。我一直强调公民教育和政策宣导的重要性以及接种疫苗、分发抗病毒药和保护医疗体系等三道防线,更指出它们是减少重症、挽救生命的三道生命线。我也一直呼吁国家尽快批准mRNA疫苗及针对奥密克戎的新一代疫苗,将人类科学智慧的结晶转化为保护生命保护健康的实际武器。我仍然有期待,也希望媒体能够继续帮助呼吁。

以下我想重提的就是疫情大海啸期间切实保护老人和脆弱群体的两大重要举措。

尽快建立机制,向易受感染的60岁以上老人及60岁以下有一种以上慢性病的人士免费派发Paxlovid

为什么是Paxlovid而不是其他两种也得到紧急使用许可的口服抗病毒药呢?首先声明我与辉瑞无任何关联或利益,我一切意见和判断完全是基于现有科学证据。以色列的真实世界数据(NEJM 387: 790-798, 2022)表明在65岁以上受感染的老人中服用Paxlovid显著减少死亡达将近80%(用药组2/2484对比未用药组158/40337),显著减少住院也达将近73%。同时,Paxlovid在49-64岁年龄组未显示有减少住院或死亡的效果。美国的真实世界数据(MMWR 71: 1531-1537, 2022)则显示不分年龄组不分疫苗接种与否的成人服用Paxlovid可减少住院51%。香港的真实世界数据(Lancet Infect Dis 22: 1681-1693, 2022)也表明Paxlovid在60岁以上老人及60岁以下有一种以上长期病的人士中可减少住院88%,减少全因死亡66%。

与之相比,刚刚获得中国监管机构批准紧急使用的Molnupiravir(默沙东)在高危人群中减少住院与死亡的效果尚有一段较长的距离,例如上述香港研究发现其减少住院仅30%,而减少全因死亡仅52%。甚至有最新的研究报告表明其在接种过疫苗的高危人群中对减少住院与死亡完全无效(Lancet doi: 10.1016/S0140-6736(22)02597-1)。最后一个获批紧急使用的国产Azvudine药披露的信息太少,实在无法判定或比较。

综上所述,我们应当机立断作出重要决策,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赛跑,大量购买并迅速建立公平、合理的Paxlovid社区分发机制,大幅提高其可及度,将药送到真正需要并确实具备减少住院减少死亡效果的高危人士手中,并对其使用特别是禁忌药配伍问题提供专业指导,确保其用药安全有效。这一举措的重要意义既在于实现减少重症减少死亡的最高目标,也可以非常有效地降低医疗机构的压力,长远而言可节省大量医疗开支。美欧及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在这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供参考借鉴。报载北京已有计划在社区建立发放此药的合理机制,正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疫情不等人,北京市以及其他省市所剩的时间已经不多,必须分秒必争尽快落实,尽早让该用药的市民用上药。国家应举国家之力同辉瑞达成最惠协议,一方面用最低价格购买足够多的大量药品,另一方面尽快开始仿制药的生产。倘有必要,还应该积极争取各友好国家的大力支持。生命无价,一定要以最大的决心和智慧架设并保护好这条生命线。

免疫缺陷和免疫力低下的感染者是高危群组中需要特别关顾的一群。 在其中一些人身上,新冠病毒可能较难清除甚至会出现极罕见的持续感染。一定要对这些人果断实施Paxlovid治疗,必要时还可能要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和疗程,确保新冠病毒得到有效清除。在这部分人中还要特别做好病毒变种的监测,严防在他们身上持续感染的病毒再传染给其他人。这方面国家应当及早布局,有序推进。

图/一名网友拍摄的自己就医北大第一医院急诊室的情景。

“医院内部感染”可能正在导致严重后果

第二就是必须确保医院的感染控制措施能够有效落实。

我们要求有规模的中心医院各科室均接收相关新冠病人的理念是先进的,也符合新冠乙类乙管的指导思想。但是,入院病人如果不再要求核酸检测,快速抗原检测就是必不可少的。必须优先保证医院拥有足够的抗原检测试剂。通过抗原检测确保感染与未感染病人的相对分隔是至关重要的步骤,一定不可忽略。否则,在受感染和未受感染的病人之间出现交叉感染,其后果可以十分严重。医院中的住院病人都是高危人士,一旦感染重症死亡率一定会很高,也只会进一步加重医疗机构的负荷。

带病上岗的医护人员精神可嘉,值得全社会点赞。但在可能情况下,还是应该尽量避开在传染性最高的几天返岗,在传染性较低的日子也一定要做好防护。由仍能执行职责的受感染医护人员去负责照料受感染病人,也是另一个可行的安排。总之医院内部的感染控制绝不能躺平,医院内的日常抗原检测一定要应做尽做,绝不能马虎。上级医院要为下级医院做好表率,即使社区医院、地方医院和农村基层医疗,感染控制也要打起十二分精神,特别是要防止发生超级传播。

从受感染者个人的角度,以上两大举措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方面,不少朋友从不同渠道取得Paxlovid或者其有效仿制品,这些药在非高危群组使用意义不大,应当留给高危人士,而且必须在抗原和核酸阳性后的第一时间服药。如果优柔寡断,等到五天后出现重症时,则已错过用药时机,那时 Paxlovid也无力回天。另一方面,受感染人士在感染康复后10天内也一定要主动远离老人及脆弱人群,避无可避必须接触时也一定要做好高规格的防护,例如佩戴N95口罩。

只有当奥密克戎也在中国进入地方性流行,我们才能正式确定新冠病毒世界大流行的结束

德国著名病毒学家、国际冠状病毒研究的主要权威Christian Drosten在2022年初奥密克戎刚出现时就预言,奥密克戎将成为大流行后的第一版毒株(即在这个基础上继续突变。变是永恒的,但成为地方性流行后的毒株确实也会趋向稳定,再变其特性也只会小幅上落)。

我认为他的这个预言很准确。岁末之际他又明言新冠病毒世界大流行已经结束,新冠现在就是一个地方性流行病。中华大地仍在接受奥密克戎大海啸的考验。世界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历过类似大海啸的洗礼后,都已进入奥密克戎地方性流行的疫情新阶段。我认为中国也一定能够顺利走完最后的艰难历程,揭开新的一页。我们无论在早前呼吁有序分步骤在最好的时机和地点放松管控,或者现在不遗余力地鼓吹免费向老人和脆弱群体免费派发Paxlovid口服抗病毒药并指导使用,其出发点都是减少普通民众在疫情中的痛苦与煎熬。

这场大海啸出现的时机或方式,并不是我们所能选择或影响的,其实它的来临完全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当下,尽全力保护生命减少死亡,安全渡过大海啸,正是现阶段的最高目标。只有到奥密克戎也在中国进入地方性流行,我们才能正式确定新冠病毒世界大流行的结束。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