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资讯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地方政府应获权探索全面放开生育

2021-03-07 08:58:25
来源:中国经营报  来自北京

本报记者 索寒雪 北京报道

全国人大代表、民进云南省委副主委李孝轩在2021年两会期间提出了《关于构建育龄女性权益保障体系支持生育二胎》的建议。

建议中包括,国家卫健委应下放部分权力,一方面,由各地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部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考虑因地制宜地探索全面开放生育政策,如东北地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探索“实施全面生育政策”试点方案;另一方面,根据各省财政、教育、医疗等基本情况,从科学备孕、怀孕保健、分娩、生育保险等方面给予主力育龄女性一定补贴,在教育指导等方面尝试给予二孩家庭适当补贴,以及加快构建育龄女性生育支持体系,完善育龄女性职业权益保障机制等。

2016年我国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以来,当年新生儿人口即攀升至1786万人,创2000年以来峰值。但2017年新生儿人口下滑至1725万人,2018年锐减200万人至1523万人,2019年新生儿人口总数再减58万人至1465万人,创1949年以来(除1960~1961年自然灾害时期外)新低水平,这是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出生人口连续三年下降。且在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全国多地披露出生人口较2019年再次下降10%~30%不等。

长此以往,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生育堆积效应的不断弱化、育龄妇女数量的快速减少、孩子抚养成本的不断提高、年轻一代的生育意愿大幅降低等各种因素的综合交织,预计到2030年新生儿人口总数将进一步降至1100万人左右。

李孝轩向记者表示,我们发现新生儿人口总数自2016年全面开放二孩政策创下一个出生峰值后,连续几年不断锐减,其主要原因分为几个方面。其中包括教育、医疗、生活等成本不断增高,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教育、医疗、生活等直接成本、机会成本与生育行为的关系呈明显负相关,即教育、医疗、生活等直接成本、机会成本越高,主力育龄人群生育意愿与生育率越低,对于新生儿人口总数的增长抑制效应越明显,意味着“生得起,养不起”。近年来,随着“择园热”“择校热”等教育领域民生问题的不断凸显、教育成本的明显攀升、医疗成本的持续增长(1995~2018年居民医疗保健支出上涨27倍)、房价等生活成本的快速攀升(2004~2018年房贷收入比从17%增至48%)以及“四二一”家庭结构对于老人赡养问题的重担不断凸显,综合挤压着主力育龄人群的生育意愿。

李孝轩还表示,主力育龄妇女数量快速减少,就业权益保障机制不完善。从我国人口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人口老龄化少子化情况极为突出,且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其中低成本人口数量红利消失、劳动力成本上升、年轻人口锐减、社会阶层固化、社会抚养比和养老负担加重、生活成本提高等最为明显。同时,为减少生活压力,主力育龄女性劳动参与率与社会参与度明显提高,但我国现行的妊娠期、哺乳期女性就业权益保障机制不完善、权益保障不够等问题变相提升了女性生育的机会成本,受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主力育龄妇女生育意愿大幅降低,生育率大幅下滑。

因此,他建议,根据我国各地实际情况,由国家卫健委、人社部、国家税务总局协同出台相应生育及各项权益保障政策,全面构建育龄女性权益保障体系,支持鼓励全面二胎政策的进一步细化实施,提升生育意愿,保障人口红利。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