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2 11:56:42光明网 来自北京
光明网讯(记者 李汶键)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顺利闭幕!在闭幕会后的记者会上,众多热点问题得到权威解答。
今年我国制定了5.5%的经济增速目标,被不少经济学家认为是颇具雄心的。记者会上指出,去年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110多万亿人民币,继续增长可以说是在高基数上的增长。从世界范围来看,这么大的经济体要保持中高速增长,本身就是很大的难题。
去年,我国完全有可能实现8%乃至于更高的增长,但是还是确定了增长6%以上的目标,“以上”是开了口子,乐见其成。但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标杆是按照6%来确定的,也就是说财政、货币、就业等政策都要围绕着这个标杆进行,这就使得我国降低了赤字率,宏观杠杆率稳中有降,这也为今年应对新的挑战预留了政策空间。回想2020年,我国在那么严峻的形势下,没有搞“大水漫灌”超发货币,去年乃至到今年2月份,在世界许多国家通胀高居不下的情况下,我国的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不到1%,这不能不说和我国实施的合理宏观政策有关。
今年经济确实遇到了新的下行压力和挑战。我国要实现5.5%的目标,也就是中国百万亿元量级以上GDP5.5%的增量,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经济总量。十年前我国经济总量还是50多万亿,增长10%,增量有六七万亿就可以了,而今年得要有九万亿名义GDP的增量。这就好像登山,如果你要登1000米的山,想爬10%,那100米就可以,如果你要登3000米的山,想上5%,那就是150米。而且条件也变了,越往上气压越低、氧气越少,看似速度放缓了,实际上分量更重。
实现5.5%左右的增长,这是在高水平上的稳,实质上就是进,是不容易的,必须有相应的宏观政策支撑。比如财政政策,今年我国降低赤字率到2.8%,赤字比去年少了2000多亿元。但与此同时,我国加大了财政支出的力度,这两年可用未用、结存的中央特定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的利润,再加上财政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新增支出规模不小于2万亿,而且增加的规模主要用来减税降费,特别是退税,这相当于给登高山的人输氧。当然,还有配套的金融、就业等多项举措。我国今年采取的举措不仅是应对短期的,也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决不预支未来,是可持续的。
大象新闻2025-07-09 21:24:51
央广网2025-07-09 21:24:10
中国新闻网2025-07-09 21:23:28
央视新闻2025-07-09 21:22:42
海河观察 | 从这座“9秒每台”的智慧工厂说起,看数字经济这个“区”为何选中天津
津云2025-07-09 21:21:44
光明网2025-07-09 21:20:42
抗日根据地·今昔巨变|农文旅融合发展 吕梁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央视网2025-07-09 21:20:13
义乌太阳能风扇帽风靡海外市场 一顶帽子里的产业链 创新速度讲述中国造
央视网2025-07-09 21:19:26
新华社权威速览·非凡“十四五”|这些获得感幸福感,看得见摸得着
新华社2025-07-09 21:19:01
新华社2025-07-09 21:18:39
央视新闻2025-07-09 21:18:08
新华社2025-07-09 21:16:43
中国蓝新闻2025-07-09 21:16:16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三项全国第一如何做到?解码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央视新闻2025-07-09 21:15:39
新华社2025-07-09 21:14:55
侠客岛2025-07-09 21:09:52
西藏日报2025-07-09 20:19:34
新华社2025-07-09 20:19:08
新华社2025-07-09 20:18:46
天山网2025-07-09 20:18:22
【世界说】美关税调整延长市场不确定性 美企投资意愿降至近五年低位
中国日报网2025-07-09 20:17:26
新华社2025-07-09 20:16:57
中国网2025-07-09 20:16:28
央视新闻2025-07-09 20:16:01
中国日报网2025-07-09 20:15:27
哈萨克斯坦专家:依托上合组织 中国是维护地区繁荣稳定重要力量|世界观·上合
中国新闻网2025-07-09 20:15:00
专访|“中国的持续发展为全球南方国家带来新希望”——访黎巴嫩前总理顾问巴达维
新华社2025-07-09 20:14:36
吉尔吉斯斯坦学者:上合组织践行公平正义凝聚共识 中国将在其建设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
中国日报网2025-07-09 20:14:07
假的!爆炸致多人死亡、浙江省山体滑坡、老人坐火车打折、贵州“村超”被叫停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5年6月辟谣榜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5-07-09 17:40:21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5-07-09 17:3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