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讯(记者 李汶键)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顺利闭幕!在闭幕会后的记者会上,众多热点问题得到权威解答。
今年我国制定了5.5%的经济增速目标,被不少经济学家认为是颇具雄心的。记者会上指出,去年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110多万亿人民币,继续增长可以说是在高基数上的增长。从世界范围来看,这么大的经济体要保持中高速增长,本身就是很大的难题。
去年,我国完全有可能实现8%乃至于更高的增长,但是还是确定了增长6%以上的目标,“以上”是开了口子,乐见其成。但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标杆是按照6%来确定的,也就是说财政、货币、就业等政策都要围绕着这个标杆进行,这就使得我国降低了赤字率,宏观杠杆率稳中有降,这也为今年应对新的挑战预留了政策空间。回想2020年,我国在那么严峻的形势下,没有搞“大水漫灌”超发货币,去年乃至到今年2月份,在世界许多国家通胀高居不下的情况下,我国的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不到1%,这不能不说和我国实施的合理宏观政策有关。
今年经济确实遇到了新的下行压力和挑战。我国要实现5.5%的目标,也就是中国百万亿元量级以上GDP5.5%的增量,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经济总量。十年前我国经济总量还是50多万亿,增长10%,增量有六七万亿就可以了,而今年得要有九万亿名义GDP的增量。这就好像登山,如果你要登1000米的山,想爬10%,那100米就可以,如果你要登3000米的山,想上5%,那就是150米。而且条件也变了,越往上气压越低、氧气越少,看似速度放缓了,实际上分量更重。
实现5.5%左右的增长,这是在高水平上的稳,实质上就是进,是不容易的,必须有相应的宏观政策支撑。比如财政政策,今年我国降低赤字率到2.8%,赤字比去年少了2000多亿元。但与此同时,我国加大了财政支出的力度,这两年可用未用、结存的中央特定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的利润,再加上财政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新增支出规模不小于2万亿,而且增加的规模主要用来减税降费,特别是退税,这相当于给登高山的人输氧。当然,还有配套的金融、就业等多项举措。我国今年采取的举措不仅是应对短期的,也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决不预支未来,是可持续的。
新华网2025-01-17 21:39:39
荔枝新闻2025-01-17 21:32:19
央视新闻2025-01-17 21:30:46
央视新闻2025-01-17 21:18:10
“年经济”火爆点燃消费热“引擎” 一抹中国红最是显眼浓浓年味儿拉满
央视网2025-01-17 21:16:26
人民网2025-01-17 21:15:42
贵州日报报刊社2025-01-17 21:14:05
央视新闻2025-01-17 21:12:45
新华社2025-01-17 21:11:52
新华社2025-01-17 21:10:10
财经聚焦·地方两会经济热词丨首发经济,2025年有何发展新动向?
新华网2025-01-17 21:08:57
央视新闻2025-01-17 21:06:58
统计微讯2025-01-17 21:06:10
新华社2025-01-17 21:05:05
央视新闻2025-01-17 21:03:24
新华社2025-01-17 19:57:15
报告曝光美方对中国网络攻击和窃密行为 外交部:敦促美方立即停止相关恶意活动
央视新闻2025-01-17 19:55:27
“史上最具破坏性的规定之一”——欧美业界“差评”美国芯片出口新规
新华网2025-01-17 19:54:41
全球连线|“洋面孔”旁听上海两会:“学习中国经验 对中国经济很有信心”
新华社2025-01-17 19:53:14
新华社2025-01-17 19:52:08
中国日报网2025-01-17 19:50:41
光明网2025-01-17 19:49:17
人民网2025-01-17 19:48:36
求是网2025-01-17 19:47:39
中工网2025-01-17 19:46:41
央视频2025-01-17 18:04:17
科技日报2025-01-17 18:04:02
人民网2025-01-17 18:02:55
中国新闻网2025-01-17 18:01:51
统计微讯2025-01-17 18: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