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受人权边界等问题困扰一体化任重道远
2009年10月24日 03:05瞭望新闻周刊 】 【打印共有评论0

《瞭望》文章:东盟系列峰会再谋新策

文/张学刚

10月23至25日,第15届东盟峰会及东盟与对话国系列峰会在泰国举行,来自东盟10国及中、日、韩、印、澳、新西兰6个对话伙伴国的领导人再次聚首,商讨金融危机、粮食和能源安全、气候变化、灾害应对及东盟共同体建设等重要议题。

系列峰会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东亚各国共商对策的重要会议。当前,东亚各国普遍面临产品出口减弱、增速放缓、金融市场动荡、失业率上升等问题。危机面前,各国纷纷加强自救,同时积极寻求地区和国际合作。加强地区合作上连国际、下接各国,是有效应对危机、防范风险的重要途径,成为各国不约而同的心声和最大的期盼。会议期间,各国领导人通过回顾一年来在克服危机方面所作的努力,在投资、合作、避免贸易保护主义等方面提出新建议、新举措,寻求相互帮助、转危为机,最大程度地寻求解决办法。今年5月,东盟10国及中日韩(10+3)特别财长会议就建立1200亿美元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达成共识,“清迈倡议”多边化取得重大进展。此次会议成为推动储备库在年底前正式建立和运作的重要契机,对维护地区金融稳定、促进东亚经济复苏发挥实际作用。

会议的另一大特色是高度关注和突出非传统安全问题。此次系列会议将粮食和能源安全列为10+3优先合作的领域之一,10+3领导人呼吁各国把握粮食和燃料农作物生产之间的平衡,进一步加强在能源方面的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加强灾害管理,也成为领导人聚焦的热点。近年来东亚地区地震、海啸、热带风暴和洪灾等自然灾害呈多发之势。自然灾害具有跨国特点,如何应对成为东亚国家面临的紧迫任务。系列会议上,东亚各国领导人就灾害管理达成共识,表达合作应对灾害的政治决心。东盟领导人通过气候变化声明,重申东盟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的立场,都是对本地区民生实实在在的贡献。

这次系列峰会还对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和实施发挥重要作用。即将于明年初建成的中国-东盟自贸区将是中国对外建设的第一个自贸区,也是目前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自贸区,涵盖近19亿人口,GDP合计近6万亿美元,去年中国-东盟贸易额超过2300亿美元。自贸区建成后,中国与东盟之间将基本实现自由贸易,关税将不再是双边贸易的主要障碍,双方经济一体化程度将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峰会在建设中国-东盟自贸区基础上,积极推动以10+3为主渠道的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中国政府已宣布将设立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首期规模10亿美元,总规模计划达100亿美元,主要用于推进东盟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资源、信息通讯等领域重大项目,中方欢迎包括东盟各国机构在内的投资者继续参与该基金的募集。

东盟一体化进程也被视为峰会的重要议题。继2007年制定《东盟宪章》、2008年公布“经济共同蓝图”以及今年3月制定政治-安全共同体和社会-文化共同体蓝图之后,东盟轮值主席国泰国提出东盟共同体远景,表示将把东盟共同体建设成为“行动共同体”、“联通共同体”和“人民共同体”。东盟各国通过发表宣言加强教育合作,旨在落实“一个关怀与分享的东盟共同体”。而东盟各国领导人在本次峰会上发表有关气候问题的宣言,是“以一个声音”提出东盟在气候变化谈判中的立场。23日举行第15届东盟峰会当天,东盟正式成立第一个人权组织“东盟政府间人权委员会”,标志着东盟在推广和保护人权方面迈出了一步,也是东盟建设“以人为本”的共同体的重要举措。

由于东盟各国发展水平不一、文化差异较大,东盟能否顺利实现既定目标,仍需付出诸多努力。不同寻常的是东盟秘书长素林22日表示,柬埔寨、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四国领导人因国内事务缠身,将缺席23日上午开幕的东盟峰会。素林称,洪森缺席峰会开幕式和泰柬边界问题无关。印尼总统尤多约诺因出席总统第二个任期就职典礼,将于下午抵泰。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因出席议会预算辩论而延迟来泰,菲律宾总统阿罗约于周末抵泰。

东盟峰会开幕式上四国领袖同时缺席十分罕见。近期,泰柬围绕边境地区柏威夏寺及其周围土地主权归属问题再次引发争议,柬埔寨方面提议将相关问题交由东盟峰会讨论,泰国持保留态度。柬首相洪森21日晚在接见泰国为泰党高级领导人、前总理差瓦利永猜裕时表示,欢迎他信访问柬埔寨,已经为他信准备好一栋私人寓所。他信22日在其微型博客发表文章,感谢洪森此前一天的公开表态。泰国政府22日批评柬干预泰内政,警告称如果柬邀请他信访问,泰方可能启动泰柬引渡协议程序将其引渡回国。外界评论称,这一表态与其说是对他信的警告,不如说是对柬政府的非正式抗议。该问题对东盟实现一体化目标提出不小的挑战。

此外,东盟各国对“人权”的定义和理解各不相同。近年来,印尼、菲律宾、新加坡等国对推动设立东盟人权组织态度比较积极,但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态度比较慎重。“东盟政府间人权委员会”成立后,如何运行、会不会引发干涉成员国内政问题并影响各国之间的关系,仍有待观察。(瞭望新闻周刊)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张学刚   编辑: 缪汶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