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塔下的韩国劳工大军
一个仅有4000多万人口、本来应该是输入劳力的国家,是如何一砖一瓦构建出如此巨大的海外劳务承包网络的
文 | 詹小洪
不久前,世界最高摩天楼“迪拜塔”竣工,此塔高达828米,共162层,造价达12亿美元,举世瞩目。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座新晋世界第一高楼虽是由美国SOM建筑设计公司设计,但承建方却是韩国三星物产公司。换言之,这座828米的高楼是由韩国劳工历时5年多建设而成的。
而迪拜塔并不是韩国劳工唯一的海外杰作。2009年12月28日,韩国电力联盟(由现代建设、三星物产、斗山重工业等五家韩国公司和美国西屋、日本东芝组成)在竞标中击败了法国阿海珐公司、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和日本日立公司,获得了到2020年前为阿联酋建设四座核电站的超大订单,总金额达到400亿美元。
另一个更不为人知的事实是,韩国建筑劳务输出与他们的汽车、手机一样,都是韩国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之一,历史源远流长。马来西亚标志性建筑“双子塔”和台北101大楼也是出自三星物产的工人之手。近年来,韩国建筑公司逐渐成为中国建筑市场上的重要竞争者,现在每年的工程额已有数十亿美元。
一个仅有4000多万人口、本来应该是输入劳力的国家,是如何一砖一瓦构建出如此巨大的海外劳务承包网络的?研究韩国海外劳务输出的发展史,对于日渐成为海外劳务输出大国、却又一直停留在输出劳工层面的中国而言,是一个生动而有益的教本。
海外劳务输出扩张版图
韩国承建海外工程始于1965年,直至1973年,算是韩国海外工程承包的初始阶段。
1965年,韩国一家建筑公司承包了泰国一条价值520万美元的高速公路修建工程,从而开创了韩国建筑业走出国门的先河。这个阶段,韩国海外建筑市场主要在东南亚国家,各建筑公司总共完成的42亿美元工程额中,有71%来自东南亚。
从1973年到1983年为韩国海外工程承建的繁盛时期。中东海湾诸国以雄厚的石油美元为经济后盾,先后推行了雄心勃勃的工业化计划,给世界各国建筑承包商提供了广阔巨大的建筑市场。在初始阶段积累了海外工程承建经验的韩国各建筑公司于是纷纷赶赴中东建筑市场。
1973年11月,第一家韩国建筑公司进入沙特阿拉伯,中标修建一条价值2410万美元的高速公路。 到1978年,中东建筑市场已有1/4为韩国建筑公司所占领。
1981年,韩国在国际建筑市场上的工程承包额高达136.81亿美元,其中92%来自中东。1981~1983年,韩国成了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建筑劳务输出国,占世界建筑市场份额11%以上。美国为30%多。
最近5年,韩国迎来了海外建筑工程承建的又一个黄金时期,屡屡刷新所获订单新纪录。2005年为105亿美元,2006年是165亿美元,至2008年已达476亿美元,2009年估计将超过500亿美元。除了巩固原先的优势以外,韩国建筑公司又开辟了新的疆土:进入了非洲和中亚,且所获订单额已不可小觑。
更值得一提的是,进入本世纪以来,韩国建筑公司开始进入中国建筑市场。据韩国驻华使馆提供的资料,2002年~2006年,韩国建筑企业在华承揽的工程项目为20~50个,工程总额年均仅为3亿美元到5亿美元。而2007年猛增至70个项目,工程额7亿美元,2008年的工程额已经达到22亿美元。
2009年,韩国建筑企业又瞄上了中国政府投入的4万亿,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他们积极游说中国有关部门以图分享这块大饼。
集几十年海外承建工程的经验,韩国打造出了一大批在国际工程市场上能打硬仗的建筑企业。由国际建筑权威机构评选的世界225家最大承包商里,每年总能看到三星物产、现代建设、现代重工、韩国GS建设、斗山重工、SK建设等著名韩国建筑企业的名字。近几年,这些公司在中东市场屡传获取数十亿美元工程巨额订单的捷报。
近年,60%以上的韩国海外工程同时输出设备
刚走出国门的时候,在国际建筑市场上,韩国在劳动密集型的建筑工程上竞争力很强,主要的原因是韩国承包的工程价格低、质量高,工期也短。
以核电站为例。1978年韩国在国内兴建第一座核电站以来,承建的核电站从未发生过放射物质泄漏等安全事故。其一千瓦核电站的建设费用为2300美元,低于法国、日本(2900美元)和美国(3582美元),一千瓦时的发电成本也仅为3.03美分,低于法国(3.93美分)、日本(6.86美分)和美国(4.65美分)。核电站的建设时间为52个月,比法国(60个月)和美国(57个月)短。在经济效益和安全方面都强于竞争国家。
但在韩国初涉海外建筑市场时,也有个跟现在的中国类似的问题,即以劳动密集型工程为主。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
汪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