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国际 > 正文
丹尼斯奥帕卡:乌干达茅草屋里的"小家长"
2009年11月17日 10:38新华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新华网乌干达古卢11月17日电 通讯:丹尼斯·奥帕卡:乌干达茅草屋里的“小家长”

新华社记者田野

夕阳西下,当14岁的乌干达男孩丹尼斯·奥帕卡光着脚一路从学校走回来,踏入家里的茅草屋时,阳光刚好通过门口直射在墙上,这也是屋内一天中光线最充足的时刻。这个茅草屋由一圈低矮的土墙围成,屋顶由干草铺盖而成。由于墙上无窗,门只有1米高,即使白天也很昏暗。

奥帕卡的学校离家大约5公里。问了妹妹饭还要多久才好,他转身来到屋外。“吃完饭趁天亮,我还得检查他们的作业。我们放在屋里的油灯前几天被人偷了,向邻居要的一根蜡烛昨晚也烧完了,所以必须抓紧时间,”他认真地说。虽然年纪很小,但因父母双亡,奥帕卡已经是“一家之长”了,语气中透着一股权威。

奥帕卡一家住在古卢城以东40多公里的阿朱卢村。古卢是乌干达北部的重镇之一,据首都坎帕拉约350公里,也是饱受二十年战乱之苦的重灾区。直到2006年,反政府武装“圣灵抵抗军”终于被政府军逐出乌干达,北部地区才逐渐趋于安全与平稳。

2005年,“圣灵军”最后一次肆虐古卢地区时,父母把奥帕卡藏在了一个亲戚家,弟妹由于年龄尚小,没有被叛军带走,但父母却惨遭杀害。埋葬了自己的父母后,年幼的奥帕卡就担负起照顾弟妹的重担。

虽然仅比弟弟大两岁,奥帕卡却不像弟妹那样内向害羞,在陌生人面前表现出一种超越年龄的成熟。

“我决定留在家里照顾他们。没有人能照顾他们,他们自己也照顾不了自己。”没有任何收入,兄妹三人只能在门前开荒,种上几片玉米和红薯,并不时依靠亲戚帮助和一些机构的救济度日。

每逢周末,奥帕卡就带着弟妹帮有需要的邻居整理土地,换取一些零钱,然后用来买肥皂、食盐、蜡烛、火柴等必需品。妹妹身上穿的黑色汗衫已旧得泛白,袖子上各有一道长十几厘米的破口;印着大朵向日葵的紫红裙子上也占满尘土。

奥帕卡自己唯一的一身行头就是学校的校服:一条蓝色短裤与一件白色T恤,短裤已经磨破,T恤则明显大了两个号。由于兄妹三人都没有鞋,每人脚底都磨出了一层厚厚的茧子。

饭好了,豆子被盛在一个塑料盘里,几只红薯放在另一个盘子里,还剩了一些豆子是兄妹三人明天的早餐。奥帕卡带着弟妹围坐在屋旁一棵小树下开始祷告,随后在一个小铝盆内依次洗手。妹妹掰了一小块红薯,用手攥了攥,伸进装豆子的盘里蘸了蘸,大口吃了起来。晚饭快要结束时,弟弟取来一个塑料杯,从水桶里倒了些凉水递给奥帕卡,他漱了漱口,吐在树下,然后递给妹妹。

趁着天边仍有一丝余晖,奥帕卡带着弟妹坐在屋前的混凝土地基上温习功课。一家援助机构许诺为他们捐助一座用水泥砖和铁皮屋顶构建的房子,现在地基已经完成。他们现在住的茅草屋是由一个儿童保护机构提供材料,他们自己动手建成的。

天很快黑了,兄妹三人返回屋里,点燃刚刚借来的一盏油灯。考试将近,他们这些天都要复习到很晚。奥帕卡最大的理想就是上完初中进技校,学一门手艺赚钱养家,今后让弟弟妹妹有机会上大学。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感动同情无聊愤怒搞笑难过高兴路过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田野   编辑: 杨高宇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