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国际 > 正文
英记者散布“中巴核传闻” 专家称太离奇如天书
2009年11月16日 11:57环球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据11月16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一条“中国30年前向巴基斯坦供铀”的传闻上周末在印度、美国和巴基斯坦媒体上蔓延。该传闻宣称中国上世纪70年代曾向巴基斯坦学习后者从欧洲“窃取”来的离心机技术,并于1982年向巴提供了50公斤浓缩铀作为回报。捅出该传闻的是美国的《华盛顿邮报》。

《华盛顿邮报》13日称,在印度1974年进行了首次核装置试验后,巴“核弹之父”卡迪尔-汗提议向北京借50公斤浓缩铀。1982年,这一请求获得中方批准,卡迪尔-汗等人乘坐巴军方运输机飞往乌鲁木齐取货。此外,中方还向巴基斯坦提供了一份简单的核武器设计图。

《华盛顿邮报》称,他们的消息源是英国学者西芒,后者今年9月曾刊文宣称获得了卡迪尔-汗写给其妻的信件等大量资料,里面显示中国曾向巴基斯坦提供核帮助。西芒曾是英国《金融时报》记者,1977年至1978年在巴基斯坦工作。《华盛顿邮报》称已证实西芒手中所有卡迪尔-汗材料的真实性,但并未说明这一真实性如何得以证明。

“中巴核密约”传闻刚传出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曾强调中国始终恪守所承担的防扩散国际义务,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核武器扩散。在《华盛顿邮报》文章见报后,中国政府尚未有新表态作出。

《华盛顿邮报》称,对于中巴进行“秘密核交易”,美国政府起初并不知情,但后来获悉并私下向中方求证,中方对此表示否认。

对于“中巴核传闻”,巴基斯坦政府的反应比美国强烈得多。法新社称,巴政府13日愤怒地否认了《华盛顿邮报》的报道,称其“毫无根据”,“显然是试图恶意中伤巴中关系”。

中国导弹与核战略专家杨承军15日对《环球时报》表示,“这个故事太离奇了,听起来就像天书一般。”杨承军表示,中国政府向来高度重视核安全,在核技术合作问题上非常谨慎,即使是民用核技术也鲜与别国合作,更不要说向别国提供浓缩铀了。他还提到,浓缩铀是高度危险的核物质,一旦泄漏对人甚至建筑物都有极大损害,其转移有严格的安全限制和技术保障,巴基斯坦用运输机从中国带回50公斤浓缩铀“根本不可能”。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感动同情无聊愤怒搞笑难过高兴路过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杨高宇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