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国际 > 正文
迈克尔·杰克逊最后一张肖像照
2009年07月03日 04:13《外滩画报》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2006 年11 月14 日,进入寒冬的伦敦特别阴冷。在位于东伦敦新兴文艺区Shoreditch 的工作室,约翰-怀特给自己倒一杯热咖啡,压抑了一下等待中的焦急或者说兴奋,又检查了一遍自己的相机、灯光和布景板。虽然这样的动作已经在最近的几个小时内重复了若干遍,但怀特知道,今天的客户很重要。

为杰克逊拍摄前几个星期,约翰-怀特在自己的办公室,接到了一个特殊的电话。对方自称是吉尼斯世界纪录编撰委员会的,他们需要怀特为迈克尔-杰克逊拍一组肖像照。迈克尔-杰克逊的团队,一眼就相中了由吉尼斯方面提供的摄影师人选约翰-怀特。

因为“娈童案”而在公众面前消失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迈克尔-杰克逊,会在这一年的11月14 日来伦敦领取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他保持了最畅销的专辑、最长的音乐录影、最贵的音乐录影、最贵的当代艺人手工雕塑、个人单年度获格莱美奖最高纪录、拥有最值钱的奥斯卡奖杯等多项世界纪录。

时年48 岁的迈克尔-杰克逊还会于当月15 日亮相伦敦举行的世界音乐奖颁奖典礼,来这里领取自己的“钻石大奖”。这个奖项是表彰给所有在世界乐坛有过杰出贡献的音乐人,以及专辑销量超过1 亿张唱片的歌手。另外,这个奖另外一个含义,就是为了纪念他最出色的一张专辑《颤栗》发行整整25周年以及暗示迈克尔·杰克逊即将复出。

接到了任务,起初怀特想了很久,怎么拍,“他可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公众人物,意义非凡”。经过反复思考,怀特做出了一个连妻子萨曼莎都佩服的大胆决定,不修、不改、不加道具和背景,用一种古典的、纪实的拍摄方法,记录下那个容易被人们忽视的历史片断。当天下午两点左右,在约定时间的数个小时之后,怀特终于等来了迈克尔-杰克逊一行人。

“我本来猜测,他的迟到是日程安排的问题,但是后来,当我亲眼看到他与大约50 名闻讯赶来的歌迷一一握手,并单独合影,我突然觉得一点怨气都没有,甚至,我觉得我真的很幸运,能看到一个与电视新闻中描述得不一样的迈克尔-杰克逊。他是一个真正的、有涵养的绅士。你知道么,他的动作轻缓、说话温柔,他身上有着好像你们东方人才有的那种谦逊和内敛。”

“从容貌讲,杰克逊和你在电视上看到的没什么两样,鬈发、夹克衫、太阳镜。他化了很浓的妆,有着我见过的最不健康的皮肤。”

虽然一些意外,使得怀特没有机会像往常一样事先与被摄者进行交流,互相理解,调动情绪。但是,正是这些插曲,让怀特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杰克逊。“实际上,一切就像电影,拍摄的整个过程非常之快,我只有两三分钟的拍摄时间。甚至我都没有来得及像往常那样,在拍摄之后,用电脑给客户放映拍摄的照片。”

也就是在那一瞬间,怀特觉得站在自己面前与歌迷和同事轻声交谈的迈克尔-杰克逊,和舞台上、娱乐新闻中疯狂的杰克逊完全是两个人,他坚信,眼前的这个才是真正的迈克尔-杰克逊。没有犹豫,怀特拉着迈克尔·杰克逊走到了背景板前,开始拍摄。

“我觉得他是一个非常害羞,而没有安全感的人。他只相信自己的选择和安排,比如拍摄的时候只穿着自己的那套黑西装,虽然看起来很老气。我想让他摘掉自己的太阳眼镜。但是,他却有点害怕,坚持不肯。”怀特回忆说。一个时尚摄影大师,用一种纪实的手法,凝固了天王杰克逊那一瞬间的真实。

“这就是杰克逊,平常穿着黑西装红衬衣、慌张地戴着墨镜,你甚至可以清楚地看到他脸上整容过后留下的疤痕。这就是他——迈克尔-杰克逊。我肯定,他甚至没有我健康,我肯定他的相貌的确吓人,皮肤白得好像刷了颜色。但是,这就是他——没有经过一丝谄媚或者诬蔑的迈克尔·杰克逊。”

回顾迈克尔-杰克逊的一生,无数摄影大师都曾经为其拍过照片,留下过让人回味的佳作。但是,怀特的照片带给我们的,却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记录,更是一种真正的、心灵上的冲击,虽然他一再强调自己在纪实,但是他融入的感情,以及迈克尔-杰克逊脸上说不清道不明的苦涩,给这张照片留下了太多值得思考的空间,是总结和评价,同样也是一种怀念和留恋。

显然,那时候的怀特并不知道,三年后,正是那天下午的拍摄,为世界记录了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个片断,一个揭开“流行之王”迈克尔-杰克逊神秘面具的机会。

也许是命运,这张照片,既是迈克尔-杰克逊复出后的第一张肖像照,也成了迈克尔-杰克逊离世前拍摄的最后一张肖像。

“我对杰克逊最难忘的记忆,就是他太有礼貌了。要是没有以前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他绝对是那种能让培育他的父母感到骄傲的乖儿子。”怀特说。临走前,迈克尔-杰克逊走到怀特身边,拿起相机,看看了其中的照片,小声地对怀特说,“谢谢你,朋友,我要的就是这个。”

<< 上一页12下一页 >>
迈克尔-杰   肖像   Q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缪汶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