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建军事互信机制3好处 整合国力共策国防
2009年02月12日 15:53中国新闻网 】 【打印

中新网2月12日电 香港《文汇报》12日刊出署名文章说,台湾海峡两岸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至少有三大好处。期待该项机制越早设立越好。

文章摘录如下: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就进一步发展两岸关系提出六点意见。他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和平发展框架。他并表示,两岸可以适时就军事问题进行接触交流,探讨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问题。

笔者认为这是好事,而且是大好事。此建议值得台湾当局慎重考虑,期待该项机制愈早设立愈好。

建立机制 三大好处

海峡两岸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至少有三大好处:一是利于和平统一,可将两岸关系牢牢地稳定在“一中原则”、和平发展框架之内,期能早日达成协议;

二是利于遏制“台独”气焰,稳定台海局势,为两岸政治谈判营造良好气氛,减轻军事安全顾虑;

三是利于两岸军人、军队互访交流,减少国防经费开支、整合国力资源,以堵住外来势力干预,共御大中华的统一国防。

胡锦涛提出,两岸可以就在国家尚未统一的特殊情况下的政治关系展开务实探讨,接触交流,谈判结束军事对峙状态,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这表明两岸中国人有责任共同终结两岸敌对的历史,竭力避免再出现骨肉同胞兵戎相见,让子孙后代在和平环境中携手创造美好生活。

整合国力 共策国防

尽管目前两岸对军事安全互信机制这一概念的理解存有差异,但为寻求双方的共同点,必先具备建立机制的情感基础、民意基础、互信基础——“两岸同属一个中国”。

换言之,惟有认同和坚持“一中原则”,双方便可商谈建立机制的内容和方法。由于该机制具军方身份,相信有权威性,较易及时解决各种军政问题,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程序时间的耗费,做出更多更大贡献。


对两岸的融合肯定也会有许多方方面面必须考虑,择其要者,例如地位问题、“国际空间”问题、对外名称问题、军队及军售问题、“外交”和“邦交”问题等等,问题不但多,而且复杂,要谈判数年方有结果。


因此,在谈判和签订和平协议之前,如能先有一个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借以解决军队及军事等重大问题,实在不失为善策良策。笔者认为,即使尚未签订和平协议,只要建立了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两岸的和平肯定也会获得保障。


和平保障是为首务


构建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是在“尚未统一”的状况下,在法律上正式结束敌对状态,使两岸关系迈向一个和平合作、共同繁荣的新境界。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可随之设立,在内容上持开放态度,方法上采灵活务实,程序上先易后难。


两岸军政界人士可先商谈一些双方已有共识的问题、一些最紧迫的事务性问题、一些非敏感的非传统的安全问题等,务实探讨,积累共识,培养互信,在不造成“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前提下,通过务实协商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在国家尚未统一的特殊情况下解决此一棘手的军事难题。(林友树)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霍吉和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