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吴会饱含“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意涵
2008年05月29日 10:04中国新闻网 】 【打印

5月28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一行。 中新社发 廖文静 摄

中新网5月29日电 澳门《新华澳报》5月29日发表评论文章说,胡锦涛在《江山如此多娇》前迎候会见吴伯雄一行,再次演绎“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历史;也凸显了祖国大陆和台湾全岛,都是神州大地的多娇江山;更折射了两岸中华儿女骨肉情深、血浓于水,尤其是在这次汶川大地震中,两岸同胞携手抗震救灾,更深刻地辉映了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的情怀。

文章摘录如下: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袖毛泽东著名的词作《沁园春?雪》中对祖国大好河山和历史唯物主义所抒发的意境。建国十周年人民大会堂落成之时,著名岭南派画家傅抱石、关山月根据此意境创作,并由毛泽东亲笔题署的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就悬挂在人民大会堂迎宾厅的画壁上,承担着“欢迎宾客”的重任。

然而,四十多年过去了,我们日常从新闻镜头中所看到中央领导人迎送宾客的画面,却大多是在铁画《迎客松》前或北、东、西大厅。直到昨日(28日),《江山如此多娇》才首次真正发挥其“迎宾”的作用。--中国共产党新一代领袖胡锦涛在此迎候吴伯雄所率领的中国国民党访问团一行,并在此合照,然后才步入金碧辉煌、展现皇家古都气派的北京厅,进行工作会谈。

胡锦涛在《江山如此多娇》前迎候会见吴伯雄一行,再次演绎“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历史;也凸显了祖国大陆和台湾全岛,都是神州大地的多娇江山;更折射了两岸中华儿女骨肉情深、血浓于水,尤其是在这次汶川大地震中,两岸同胞携手抗震救灾,更深刻地辉映了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的情怀。

有意思的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其实早在中央红军长征结束后不久便已挥笔写就,但一直未有面世。直到一九四五年九月毛泽东前往重庆陪都与蒋介石进行重庆谈判,由于诗人柳亚子“索句渝州叶正黄”,毛泽东才凭记忆将之抄录出来并赠予,后来往辗转之下,被刊登于《新民报晚刊》之上,轰动了山城重庆,也轰动了整个国统区。蒋介石曾发动会写诗填词的国民党员写和词,要把毛泽东“比”下去,但却纷纷铩羽而归。--当年毛泽东公开发表《沁园春?雪》的历史背景,是国共谈判;今日胡锦涛专门安排在抒发《沁园春?雪》意境的“江山如此多娇”巨画前迎候吴伯雄,也何尝不是具有要推动“国共合作”的意涵?!当然,由于今日国共两党都赞同“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尤其是今日的中国国民党有求于中共,再也不会发生昔日蒋介石撕毁“双十协议”的憾事了。这也难怪,昨日吴伯雄就有感而发:两岸今后不会再有战争。

今次“胡吴会”的会场布置,换成了“面对面对谈”的“正式工作会议”场景。这就正如一位曾经多次随连战访问大陆的国民党党务高层所言,这种对谈方式,对解决两岸实际的问题,很有帮助。

的确是“很有帮助”!就在昨日的“胡吴会”上,双方达成共识,两岸应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尽速恢复海基会和海协会的交往与协商,透过平等协商,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周末包机、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等问题,并积极促成“团团”、“圆圆”一对大熊猫早日赴台湾定居。对于台湾参与国际活动问题,胡锦涛亦明确指出,三年前国共两党在《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中,已经明确记载“促进恢复两岸协商后,讨论台湾民众关心的参与国际活动的问题,包括优先讨论参与世界卫生组织的问题”。因此,只要双方共同努力,创造条件,通过两岸协商,这些问题一定会找到解决办法。--这正是,只要双方建立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互信,双方就一定能够发挥政治智慧,搁置争议,解决台湾同胞所关心和需要的各种问题,共谱两岸双赢的美好前景。

昨日的“胡吴会”,饱含“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意涵,在“江山如此多娇”巨画的见证之下,开创了国共两党“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新局。不过,仍有可能会引带出一些新的“异议”。这就是:国共两党党魁都有意加强“国共平台”的作用,以推动两岸关系健康及迅速发展;但马英九却对“以党领政”存有强烈戒心,而是坚持“以党辅政”,亦即强调要以海基会与海协的官方管道,来进行两岸会谈。

幸而,国共两党党魁都已了解这种微妙态势。胡锦涛不但同意尽速建立制度性协商,而且也同意海峡两会负责人互访。这就是说,“国共平台”推动促进两岸制度性协商。而吴伯雄则表示,未来“国共平台”与海基会的关系可以相辅相成,“双方交叉前行,行稳致远”。颇能拿捏得当,谨守分际。这应是在国民党内部“搁置争议,求同存异”的范例。因此,二十一世纪国共两党领袖在抒写《沁园春?雪》意境的《江山如此多娇》巨画前的握手,比六十年前毛泽东藉“重庆谈判”之便公开发表《沁园春?雪》词作时,更具“江山如此多娇”,“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意义!(富权)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富权   编辑: 陶沙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奥运火炬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