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全新的两岸风貌似乎真的在成形
2008年03月31日 13:57华夏经纬网 】 【打印

台湾中国时报今日刊登社论说,全球舆论面对台湾“大选”的结果,无例外都是集中于两岸关系,而“大选”后的若干迹象也确实显示,一个全新的两岸风貌似乎真的在成形。先是布胡热线首度触及“九二共识、一中各表”,而马英九随后在接受媒体专访时也强调,能够将美国大陆台湾结合起来的黏着剂就是一中各表。这一系列在选后陆续释出的讯息,也确实预示着未来的两岸关系,将迥异于过去八年的停滞与低迷。

挺耐人寻味的是,原本被民进党一路斥为“根本不存在”的九二共识,如今竟可能成为未来美国大陆台湾三方都愿意接受的表述语言。“九二共识”会由黑翻红的理由其实也很简单,经历了八年的对立与僵持,难道还不够让人学习到“务实”?两岸如果还要持续摆荡在“一中原则是前提还是议题”、“两岸关系是国内关系还是国际关系”等循环纠缠中不愿意走出来的话,两岸就只能选择“永续对立”一个答案,问题是都已经对立八年了,还有兴致继续僵持下去吗?

社论指出,如今,在被民进党弃置八年后,“九二共识”与“一中各表”再度出土,所彰显的最大意义其实就是务实的“承认现状”。谁要再让无解的主权议题横在一切问题之前,谁就是表明了根本不想让两岸关系解套。如果可以循“各自表述”的方式搁置主权争议,岂不是让各方都松一口气?接下来一连串包括直航、通汇、投资保障、观光……等课题,只要开放的大原则不变,以双方的智慧,有什么难题会是解决不了的!

当然,乐观之外,也不是没有隐忧的。两岸关系摆脱不了国际制约,也同样时时刻刻牵动着岛内政治的敏感神经。不讳言,经历民进党八年的执政,许多状况已经改变,不可能再完全倒回八年前的情境。就职后的马英九就算立场再务实灵活,也不可能不顾虑在野绿营的制衡,另外,北京未来的态度也是很关键。

社论认为,距离五二○还有一段时间,尽管民进党已经开始在两岸经贸政策上做了务实的调整,但双方毕竟是停滞了八年,这八年不仅是主客观的情境大幅变化,八年前曾经参与对话的当事人也泰半物换星移、人事全非,昔日的辜汪两老俱皆不在,昔日的对话模式也很难再拷贝,因而要重启两岸对话,要重建两岸协商的平台,绝对还需要一段磨合期,要顺利走过这个过渡期,需要的不仅只是善意,还绝对需要耐心,持续的耐心。

有了八年不堪回首的记忆,国民党应该已经学习到一项最重要的教训,未来要顺利处理好两岸事务,绝对要纳入民进党的参与,一个排除民进党的两岸政策,势必将是未来朝野冲突的主要来源。同样的民进党也该调整其在野身段,尽早从意识形态的泥淖中觉醒过来,藉积极务实参与两岸事务中累积经验,总不能永远都得顶着“锁国”的大帽子吧!

许多人都对两岸未来抱持着乐观预期,正因为这样,踏出对话协商的第一步反而需要更多的审慎,更多的耐心,更多的善意与更多的智慧。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解文娟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第4届华赛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