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大学看好陆生赴台:盼教出未来大陆领导人
2009年11月19日 08:22台海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正在加载中...

台海网11月19日讯 台“教育部”次长林聪明昨天表示,采认大陆学历,拟追溯到1997年10月22日;这是“教育部前部长”吴京公布“大陆地区学历检核及采认办法”的时间,当时有不少学生以为开放在即,前往大陆攻读大学及研究所。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但追溯至1997年10月22日指的是台生赴大陆大学入学,或是取得学位的时间点,“教育部”表示有待讨论。

“教育部”公布“大陆地区学历检核及采认办法”,次年即被“监察院”纠正,该办法从未实施、也未废止。

“现在台湾地区的领导人几乎都是台大毕业的,希望未来大陆各阶层的领导人,也是台湾的大学教育出来的。”台大教务长蒋丙煌看好陆生赴台对台湾教育及两岸互动的影响。

蒋丙煌说,陆生赴台接受台湾教育、吸收台湾的想法,了解民主思潮,并带回大陆,当然很好;希望台大收的一些陆生,将来在大陆居于领导地位,很多事情在观念上可以相通,就不会有误会,两岸也不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交大校长吴重雨表示,目前主要推动与大陆顶尖大学,如北大、清华、上海交大合作的双联学位,让优秀的陆生有机会赴台,交大的研究生也去大陆一段时间,这可以帮助年轻人提升竞争力,“两岸共同培养的人才,应该是最好的领导人才。”

成大校长赖明诏表示,以美国为例,吸收了各国优秀人才赴美,当他们回到母国,也会对美国产生正面的影响;台湾吸收了优秀陆生赴台就读,回到大陆后,会对他们的政治产生影响力;两岸只要增进了解,就能减少冲突。

而马英九在三年多前尚未担任台湾地区领导人时,就曾向外商发表演讲,强调“教育部”应该认可台湾学生在大陆取得的学历,当时他说:“如果未来台湾‘陆委会主委’有北大学历,大陆国台办主任是台大毕业,两岸应该更能沟通。”

蒋丙煌表示,他对台湾教育很有信心,大学是因少子化才有这么多缺额,而非质量不好;而大陆每年有一千多万考生考大学,却有四百多万人没大学可读,可开放一部分赴台就读。

“教育部”预计初期开放陆生赴台的总额为二千人,但各校招收陆生比率则不得超过该校学生数的百分之二,这个数字不只私校觉得太低,台大也觉得太低。但蒋丙煌表示,尽速开放比较重要,名额则可视未来开放情况再增加。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解文娟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