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好?———伏尔泰与大地震
2008年06月09日 08:40新京报 】 【打印

里斯本大地震,造成了三万余人死亡,地震之后先是火灾,一个半小时之后引发海啸,情景相当恐怖,当时的人们觉得好像是世界末日来临。空前的灾难将世界撕开一个大裂口,同时也给将诸如此类的难题推到人们面前:上帝创造的世界,何以如此不完美?全能的上帝为什么不去阻止惨剧的发生?

愿意重新撬动思考的人毕竟是少数。当时大多数人们停留在原先的思想牢笼里———在那里答案已经准备好了:这是“神的正义”的体现。地震发生当日11月1日是万圣日,上午九点半许多人正聚集在教堂里做弥撒,结果被坍塌的建筑压在了下面。里斯本及法国的教士将之解释为是上帝对于这些人的“惩罚”,是人们的罪孽引起了“上帝的震怒”。缘此,地震并不仅仅是一件坏事,通过它可以促进对于上帝的热诚以及人们自身品德的进步。另有说地震之后里斯本的教会曾举行功德会,以烧死活人来平息神的怒气。如此这般,地震使得教会更加有理由将人们紧紧地控制在自己手中,通过抹平突然出现在人们眼前的豁口,让事情变得有利于教会。

为此伏尔泰写了一首真正怒火万丈的长诗,叫做《里斯本地震》,针对上帝“惩罚论”,他质疑“难道里斯本人的罪孽反而会比耽于淫乐的巴黎人或伦敦的居民更为深重吗?”他反对用“神谴”来解释地震,将自然从上帝手中放飞了:“自然就是这样,我服从它的规律。”

教士们的解释粗俗低劣,需要花力气处理的是更为精致的学者诗人们的说法。学者由莱布尼兹的《神正论》为代表,其中解释神与这个世界关系在于———神出于良善的意图,因而所创造的“这个世界是一切可能有的世界之中最好的一个”,在这个世界中的一切事物处于某种“前定和谐”之中,因此一切不完美的事情,都只是暂时的,最终和谐必将战胜邪恶,善始终大于恶和超过恶,局部的恶甚至还起到了促进善的作用。

将任何现存的都解释为合理的,从而便是光滑和光华万丈的,这对于经历了大地震之后的伏尔泰,无论如何咽不下这口气,因而他的这首长诗《里斯本地震》还有一个长长的副标题———对“现存者不无正当”这一箴言的探讨。他质问道:“什么样的罪孽,什么样的过失,使得孩子在母亲的胸脯上倒下和流血?”

他还戏谑式地勾勒了一幅“先定和谐”的图景———秃鹫抓住猎物、然后它被老鹰捕获;老鹰又被猎人的箭杆穿透,这个人继而“俯卧在战场的尘土中,他的血染红了身边垂死的伙伴们,他的肉成了老鹰们的美餐。”面对这样一副血腥可怕的情景,学者和诗人却只会说:“个别的痛苦造就了全体的幸福。”

地震之前是好的,地震(或许)也是好的(可以令坏事变好事),地震之后仍然是好的,“一切都好”,明天还会更加美好,谁、谁能够这样说?说这话的人是以什么名义?伏尔泰选择了与受苦受难的人们站在一起,与那些永远沉埋在地下的人们站在一起。只有将那些失去生命人们的叹息、痛苦、无力真正放在心中,他才会不再歌唱“普天欢乐的阳光之路”,而宁愿“带着人类的弱点,在暮色中寻找光明”,并且“只能受苦,却不会呻吟。”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崔卫平   编辑: 王平伟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08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