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福田访华:中日经济有望进一步回暖
2007年12月24日 21:16中国新闻网 】 【打印

中新社北京十二月二十四日电 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即将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对于这次访问,中国外交学院院长助理、全国日本经济学会副会长江瑞平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福田首相访华将推动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发展,中日经济关系有望进一步回暖。

江瑞平长期研究日本经济和中日关系,在他看来,中日双方要构筑战略互惠关系,背后的原因很多,其中经济因素是最值得关注的。

他分析说,最近几年的中日关系,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政冷经热”阶段。从二00一年到二00三年,中日政治关系陷入冰冷状态,但并未对双方经济关系造成过大伤害,中日贸易递增的态势非常明显。在此期间,日本始终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

第二阶段是“政经双冷”阶段。从二00四年开始,中日贸易的增长速度明显减缓,对日贸易占中国对外贸易的比重迅速下降。从这一年开始,日本丧失了保持了十一年的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落到了欧盟和美国之后。

江瑞平说,中日经贸在两国的经济发展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经济关系转冷的趋向必然受到两国决策层的高度重视。当前两国明确表示要构筑战略互惠关系,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要尽快扭转这种局面,避免对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和各自国内的经济发展造成破坏。

他表示,此次福田首相访华,是二00七年中日外交的“收官之作”,将再次成为发展两国关系的重要契机,双方此前达成协议的“战略互惠关系”,也可能由此得到加强。

曾有学者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日本经济的长期低迷,在两国经济关系中,中国对日本越来越重要,而日本对中国越来越不重要。对此,江瑞平表示,这种观点至少是不全面的。

他指出,的确,中国对日本越来越重要,对华贸易、投资,在日本总体对外经济关系中的地位快速提升。但说日本对中国越来越不重要,则是错误的。二00六年,中国对日贸易占中国GDP的百分之七点八,而日本对华贸易占日本GDP的百分之四点九。也就是说,中国经济对日本的依存度,要高于日本经济对中国的依存度。

在本月初举行的首届中日经济高层对话上,江瑞平作为中国商务部聘请的三位专家之一参与了会议。在他看来,中日经济关系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中日互为最主要的贸易伙伴,但直到目前为止,中日之间还没有启动双边的FTA(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江瑞平说,这种局面阻碍了东亚的整体区域经济合作,中日双方应在这一领域展现智慧。

对于中日经济关系今后的发展,江瑞平认为,二者的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对方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会通过各种渠道影响到本国国内,因此两国有必要对宏观经济走势和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及时协调和沟通。“这可能是未来中日经济关系中一个全新的、更深层次的领域。”江瑞平说。中新社记者周兆军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周恒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