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旧闻:低调传媒大鳄出手 贝塔斯曼进军中国图书连锁
2008年06月25日 18:12中国经济时报 】 【打印

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全国性图书连锁机构浮出水面

记者曾业辉北京报道 在中国市场一向保持低调的贝塔斯曼这次不再遮遮掩掩。12月3日,贝塔斯曼直接集团(中国)主要负责人专程从上海飞抵北京,邀请京城近百家媒体举行新闻发布会,大张旗鼓地对外宣称,贝塔斯曼对北京二十一世纪锦绣图书连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21世纪图书)进行增资扩股,拥有新公司40%的股权。

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全国性图书连锁机构浮出水面,而贝塔斯曼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很久了。

2003年5月1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布《外商投资图书、报纸、期刊分销企业管理办法》,贝塔斯曼随即递交了与21世纪图书的合资申请;9月22日,申请获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10月中旬,获国家商务部批准;11月,合资公司正式成立;12月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

贝塔斯曼直接集团中国区总裁文德华介绍双方的谈判过程时说,双方的初步接洽始于2002年初,在新闻出版署出台《外商投资图书、报纸、期刊分销企业管理办法》前,双方就已经合作建立了一个21世纪图书全资经营、贝塔斯曼为顾问的“书友会”试点店,经过半年经营,效果良好。“新闻出版署颁布了《管理办法》后,双方迅速作出了互惠互利的决策。”文德华说。

显然,贝塔斯曼蛰伏8年的真正原因就在于国内的政策壁垒,一有政策缝隙就迅速出手,决不犹豫。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全球排名第3位的传媒大鳄,贝塔斯曼在中国的低调有时连自己的员工都不能理解,其在上海的总部数次易址,每次都离闹市区越来越远,最后落户上海一条偏僻小街罗秀路。

然而,就在上海偏僻的城乡结合部,贝塔斯曼不仅建立起占地1万平方米的储运仓库,而且贝塔斯曼中国书友会成员也早已超过150万人,每天从上海外发近2000个邮包,年图书销售量近1000万本。

“中国的图书市场以年均18%的速度增长,预计今后几年更将高达23%以上,而且,我们的业务并不仅仅局限于图书,确切说贝塔斯曼是一个传媒集团。”文德华挑明了贝塔斯曼的扩张意图。

但与在线时代华纳、沃特迪斯尼、维亚康姆、新闻集团等其他世界传媒巨头相比,贝塔斯曼不仅在全球并购中落在人后,其在华战略也慢人一拍: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结盟中国联想,维亚康姆通过MTV拉上了中国各家电视台,排名其后的新闻集团也有了中国网通、凤凰卫视等。在贝塔斯曼200亿美元的年营业额中,中国市场所占的比例仅为0.5%。

早在1994年,贝塔斯曼就开始筹划进入中国,1995年2月和中国科技图书公司合资成立了上海贝塔斯曼文化实业有限公司,此后一直没有什么大动作,直到托马斯·米德尔霍夫出任贝塔斯曼CEO后,扩张步伐才有所加快。

原只是贝塔斯曼一个印刷厂小经理的米德尔霍夫,因1994年说服公司花5000万美元买下了美国在线5%的股份获益匪浅而一举成名,并因此坐上贝塔斯曼CEO的位置。米德尔霍夫的上任,意味着贝塔斯曼集团即定的“多媒体战略”开始向电子商务方向倾斜,图书、音乐俱乐部、电子商务等业务开始整合。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严彬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