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民众谈中国改革开放30年
2008年12月17日 10:52新华网 】 【打印已有评论0

新华网北京12月17日电 在亲眼见证中国改革开放历程的外国人心目中,30年来的发展使中国展现出积极进取、丰富多彩的形象。

“如果说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是灰色的,现在的中国应该是亮紫、是大红、是多彩的。”

——加中贸易理事会主席彼得·哈德。他1980年首次访华时,每天早上都看到很多人围在饭店外的阅报栏了解新闻。

“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我到处都能感受到人们期待变革的决心,这让我当时就坚信,中国一旦走上正确的道路,必将取得巨大的成就,中国人有这种能力。”

——上海大众德方首任副总经理马丁·波斯特。他1984年首次到中国时,看见中国工人坐在破旧厂房的地上敲铁皮。

“我想把日中之间这30年来的交流和中国这30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拍一部电影,让年轻人来演,通过电影让年轻人了解交流的难度和重要性,了解中国这30年来的发展历程。”

——日本电影《追捕》女主角中野良子。她近30年来40余次访华。起初,所到之处总有人请求:“再说一遍那句台词吧,再唱一遍那首主题歌吧。”

“我的人生一直跟着中国在变。”

——洋笑星大山(马克·罗斯韦尔)。因“用杰出的语言和喜剧天才在中加之间搭起理解的桥梁”,大山本月获加拿大最高成就奖加拿大勋章。

“感受最深的变化是中国人的精神面貌。中国人越来越自信了。如今我到中国最发愁的就是,有那么多的中国朋友,我想见可见不过来。”

——维也纳大学教授特拉普。30多年前他在中国留学,与中国同屋相处一年,没有一起外出吃过一顿饭。

“城市越来越大,汽车越来越多,会讲英语的人越来越多……我还注意到一个小小的但很重要的变化,无论在大街上、商场里,还是在饭店、宾馆,中国人的笑脸越来越多。”

——加拿大商人韦恩·麦克金农。他首次来到中国时,看着广州出租车司机的眼神,感觉自己像个火星来客。

“当年‘威猛’首次访华演出,租用了一架波音747货机专门运载设备,我们连保险丝都带上了。如今中国到处都有最好的专业设备,这当然不奇怪,世界各地的音乐会都使用中国制造的设备。”

——英国“威猛”乐队经理人西蒙·纳贝尔。“威猛”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到中国演出的西方流行乐队。纳贝尔说,当年到北京演出,是为了吸引西方媒体注意以扩大乐队知名度。

“要让我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变化,我觉得那是一种逐渐的变化,我的感受也是一种逐渐的感受。”

——以研究三十六计出名的瑞士汉学家胜雅律。他1976年在北大图书馆阅览室看书时,因为人很少而觉得“孤苦伶仃”,但到1977年,“逐渐就找不到座位了”。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通过努力取得了巨大的、划时代的变化,世界上从来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像中国一样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主席斯蒂芬·佩里。包括他父亲在内的一群英国商业领袖55年前冲破重重阻力,进行“破冰之旅”,成为第一批与新中国做生意的西方商人。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实现了飞跃式发展,而非洲从中国的发展中得到了巨大的实惠,中非合作是非洲发展的通途。”

——马里著名作家赛伊杜·博迪恩,他认为30多年前,中国与非洲许多国家几乎处于同一条经济起跑线上。

“中国的变化实在太大、太快,涉及的方面十分广泛和深刻,我每隔一两年要去一次中国,但每次仍然会感到无比吃惊和震撼。无论你从哪个角度、哪个方面展开来谈中国,都要花上些功夫去思考。”

——捷克布拉格查理大学汉学家泽纳尔,他发现他的一些中国朋友以前总是私下里强调外国的东西比中国的好,但现在不再简单地赞扬外国,而是更加客观地看问题。

“正是因为有中国改革开放,松下乃至欧美企业才能够进入中国开展生产,才能够将产品出口到中国,同时将在中国生产的产品再出口到日本及其他国家……不仅日本和中国,世界各国人民都享受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

——日本松下电器产业公司总裁大坪文雄。1978年,松下创始人松下幸之助与邓小平首次会晤,松下因此成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外资家电企业。

“中国一直在发展变化,总会让人吃惊。想了解中国,一辈子都是不够的。”

——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东亚政治学教授托马斯·海贝勒,曾参加十一届三中全会文件翻译工作,多年在华进行学术考察,自言“零距离体验了中国的变革进程”。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谭不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