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一声吼 雄起入选改革开放30年十大流行语
2008年12月14日 10:27华体网 】 【打印已有评论0

华体网报道 30年,弹指一挥间。但改革开放30年,对于中国民众而言,变化发生在每一个细微的角落。

可以说,过去的30年,中国每个区域、每个城市、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记忆。而“改革开放30周年十大流行语”,用特有的形式展示出部分集体记忆。

今天上午,全国版“改革开放30周年10大流行语”正式发布,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胡守钧、上海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陆晓文、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顾骏等专家,他们对这些流行语逐一解读。在专家看来,这10大流行语反映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多个侧面——有的表达了国人的自豪感,有的体现出国人对改革开放成就的肯定,还有的则是人们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

10雄起

推荐单位:华西都市报

推荐词:“雄起”一词产生于重庆,后由成都的球市而传遍全国。鼓励人要勇敢向上。

最开始是四川人给球队打气时用,现在已经拓宽到其他领域。汶川大地震,雄起再度成为流行语。

【解读】

这是一个带有地方色彩的流行语,原是四川土话,表达对战斗者的鼓励和呐喊。四川人有句俚语:“鸡公打架,毛毛雄起”,意思是打架的公鸡颈毛竖起,“雄起”就源于这句俚语。

据“考证”,这个词是重庆球迷最先用到足球场上的,和“加油”类似。“雄起”在四川话里都是去声,读来铿锵有力。

上世纪90年代,成都球迷在球场上将这句加油口号“发扬光大”,让全国人民认识了这个词。

这个流行语的应用范围还跃出球场、赛场,具备激励人勇敢向上的普遍性含义。“雄起”能入选10大流行语,表现出国人对祖国的崛起非常有信心,其愿望也非常迫切。“雄起”是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成就的肯定,也是一种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力的生动表达。

1下海

推荐单位:新闻晚报 华西都市报 羊城晚报 大河报 山西晚报齐鲁晚报 扬子晚报 北京晚报

推荐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许多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干部不满于现状,纷纷投身 “商海”,开公司、办企业、去外企,被称为“下海”。

曾几何时,“下海”颇为风行,“下海了吗”几乎成了人们见面的寒暄语。

【解读】

“下海”已是一个“历史名词”,如今,从政府机关中辞职经商的行为,已不用该名词称呼。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到处都是“海”,所以就无“下海”一说了。

上世纪80年代起,许多政府机关人员,放弃有保障的就业体系,放弃种种福利待遇,辞职经商,这在当时是需要勇气的。下海现象成为媒体关注的一个热点,老百姓也对下海成功人士的故事津津乐道。

“下海”的社会背景是当时经济活动的自由度日益增大,国家在工业生产资料上采取价格双轨制,给商业领域的自主经营创造了条件。于是,一些“嗅觉”敏锐、有商业头脑的人,开始将工作转向自主经营。

“海”一般被理解为商海,但它更是指计划经济体制外的市场经济活动区域。下海是摆脱体制束缚,投身市场经济的一种有益尝试。

2下岗再就业

推荐单位:北京晚报 楚天都市报 辽沈晚报 羊城晚报 扬子晚报 新安晚报

推荐词:在改革开放30年发展历程中影响深远。波及人数多,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累计下岗人数达3000万;范围广,下岗是伴随着国企改革、产业调整等一系列改革行为而产生的,从一定程度上说,是我国改革向前发展的一个必然产物和必经阶段。

【解读】

面对数量庞大的下岗人群,上海政府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4050”工程就是其中一项,它旨在为女性40岁以上、男性50岁以上的下岗群体度身定制就业岗位,以市场化、社会化的运作机制,促进其就业。

失业现象在各个时期都存在,但当时很多人经历了一次大范围失业的 “阵痛期”。好在各级政府采取有效措施,让很多下岗人得以再就业,缓和了社会矛盾。如今,政府的这种服务、调节功能得到进一步强化。本词条入选,可能与近期的全球金融危机也有联系。

面对正在蔓延的金融危机,失业人数很有可能增加,但更有力的措施会保护人们安全 “过冬”。

<< 上一页123下一页 >>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李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