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农妇“质问”县委书记 催生义乌小商品市场
2009年09月01日 09:55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当年“允农经商”的县委书记谢高华

和书记“吵架”的农妇冯爱倩

新华报业网讯 1982年,在那个摆摊都还要被“割尾巴”的年代,40岁的义乌农妇冯爱倩与刚到任的县委书记谢高华的“争吵”,无意间成就历史——

到义乌之前,有人说义乌城就是个大市场,不过是国际性大市场。的确,这里到处是商铺、市场,街上来来往往很多老外,还随处可见“解放思想、创业创新”的标语,让人感受到改革开放30年的气息。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繁华,很多人归功于20多年前的那场“争吵”。记者日前赶赴义乌,采访了有关当事人,努力还原中国小商品市场初创时的这段风云史。

钱江晚报记者金毅申淑芬

为什么城里不让我摆摊? 义乌农妇“质问”县委书记

冯爱倩今年70岁了。她是义乌第一代摆摊人,后兼任义乌小商品城治保委员会和妇女联合会副主任,现退休在家。冯爱倩家的店面在农贸城的国际花市,记者日前赶到冯爱倩家。

冯爱倩右手腕戴了一只玉手镯,她点着了中华烟,抽了起来,“我每天抽两三根,不多,这一习惯我保持了几十年,做生意要打交道。”采访就在悠闲的气氛中进行。冯爱倩边抽烟,边回忆:“现在生活好多了,当年真叫苦。我有五个小孩,原来都是居民户口。上世纪60年代,我们把户口迁到了农村,也就是廿三里镇。为啥叫廿三里,因为它离义乌23里地,廿三里是鸡毛换糖的发源地。过去义乌人穷啊,农历十月,义乌人就出去了,挑担走街串巷,一头是红糖,一头针头线脑,各地都去换鸡毛,换回鸡毛,卖给供销社换钱。

“1980年,我就开始做这样的小买卖了。家里有这么多人要吃饭,我又不会种田。每个月农历初一、初四、初七,我会到廿三里赶集。其他日子生意没得做,我们就想到义乌城里摆摊,当时也没有交通工具,我就是挑着担子‘跑路’。

“露天摆摊,按当时的政策,是要‘割掉’的。我被人家赶来赶去,又要罚款,实在没办法,就想找政府反映反映。找县委书记,也是壮了胆子。别看我现在算是名人,但当时我这个妇道人家,没有什么地位。

“我找过谢高华三次。第一次他正好在县委门口,我就问他,你是不是谢书记,为什么城里不让我摆摊,我们都没饭吃了。他要我到办公室去,我心一横,心想去就去。看到他抽烟,就递给他一根‘大重九’。他听我说完,就说,你先去摆吧,我叫他们不赶你了。接着,义乌湖清门就形成了第一代小商品市场,露天的。

“后来两次我找他反映情况,想怎样把这个市场搞得规范些。不久,第二代小商品市场也形成了,上面有石棉瓦的。后来,我做五金生意,做到2006年就不做了,五金配件太重,我一个人送货太吃力。我大儿子在市场摆摊卖袜子,还开了个小工厂。”

谈到谢高华,冯爱倩有些激动:“谢书记是有魄力的,没有他就没有小商品市场的今天,现在市场里小商品有几万种,外商多,韩国人就有5000多人。1984年,谢书记回衢州了,但我们成了老朋友,平时像走亲戚样常来常往。去年年底我去温州过年,还专门打电话向他拜年。”

<< 上一页12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金毅申淑芬   编辑: 周磊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