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湖南,人们总会想到“鱼米之乡”的美誉。然而,人们还清楚地记得,1976年三系杂交水稻推广前,具有同样地理气候优势的湖南,水稻亩产仅仅300公斤;30年后,亩产800公斤的超级稻,已遍布三湘四水……
2008年10月,超级杂交稻在示范区跃上亩产900公斤大关,“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笑的格外灿烂。
说起杂交稻的演变过程,袁隆平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三系法像包办婚姻,两系法像自由恋爱,超级稻有点儿像独身主义”。
然而,从“三系法”到“两系法”再到“超级稻”,从亩产400公斤到600公斤再到900公斤,这位貌似农民而内心却燃烧着如火激情的科学家,探索的脚步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播下梦想
1960年,袁隆平在湖南省安江农校当一名普通教师。
这年盛夏,中国大地,正横卷着一场时达3年的饥馑。天灾人祸面前,学农出身,拿着工资、守着农业试验田的袁隆平,同样吃不饱肚子。
说起研究杂交稻的初衷,袁隆平说:“上世纪60年代,我在湖南省安江农校当教师时,曾亲眼看见过5个饿殍,两人倒在桥下,两人倒在田里,一人倒在路旁。我当时梦见我们种的水稻,长得跟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饥饿让袁隆平对水稻充满了遐想,但是教过遗传育种、作物栽培的袁隆平,深知按照传统经典理论,水稻没有杂交优势,因为它是自花授粉作物,一株水稻只要一开花,雄花自然就会给同株上同时开放的雌蕊柱头授粉。
难道,水稻真的不能杂交?
冲出“无性”
偶然的发现挑战传统的经典理论。1960年7月,在安江农校实习农场早稻试验田里,袁隆平偶然发现一株水稻植株与众不同。怀着好奇的心理,第二年春天,他把收获的这株植株的种子播到试验田里。结果证明,上年发现的那棵“鹤立鸡群”的稻株,是地地道道的“天然杂交稻”。袁隆平欣喜若狂,既然自然界存在“天然杂交稻”,那说明水稻和其他异花授粉作物一样,也具有杂种优势!袁隆平当即决定跳出“无性杂交”学说的束缚,着手进行水稻有性杂交试验。
想起年轻时的那股干劲,时至今日,袁隆平仍然感慨不已。
然而,要找到“天然雄性不育株”却非易事。在水稻开花季节里,他和助手们每天头顶烈日,脚踩烂泥,低头弯腰,在稻田里寻寻觅觅。1964年7月,袁隆平和助手终于在稻田里惊喜地寻找到了6株天然雄性不育植株。然而,从1964年发现“天然雄性不育株”算起,袁隆平和助手们整整花了6年时间,先后用1000多个品种,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合后,仍然没有培育出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达到100%%的不育系。
难道是技术路线有问题?或是根本就不可能达到?猛地,他心里一亮:如果跳出常规稻的小圈子,重新选用亲本材料,利用远缘的野生稻与常规稻杂交,那结果又将如何呢?
攻克“三系”
1970年11月23日,袁隆平和助手在海南的普通野生稻群落中,找到一株雄花败育株,发现其对野败不育株有保持能力。袁隆平如获至宝,因为这对培育水稻不育系和随后的三系配套来说,无疑找到了突破口。
1972年,袁隆平与同事们一起率先育成我国第一个实用水稻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二九南1号”;1973年,协作组通过测交找到水稻雄性不育恢复系,至此,三系配套难关全部攻克,一举奠定杂交稻从理论到现实的基础。
随着杂交水稻“优势关”“制种关”的相继攻克,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梦想离现实愈来愈近:1974年育成第一个强优势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究出一整套生产杂交种子的制种技术;1976年开始,三系杂交稻开始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比常规稻平均每亩增产20%%左右。
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震惊了全世界。
夺取“两系”
三系杂交水稻的成功,举世欢呼。袁隆平没有骄傲,更没有止步,他感到三系法虽然大幅度增产,但也存在着配组不自由、种子生产环节多、复杂等不足,他决心开展新的攻关,提出了育种方法从三系向两系再向一系迈进的战略设想。1987年,两系法研究被列为国家863计划项目,袁隆平出任责任专家,领导全国16个单位开展协作攻关。
任何研究的突破,总是一波三折,两系法的研究同样如此。1989年夏,气温遭遇了历史上不同寻常的连续低温,这对两系法在田间的实验,是一个致命打击,因为两系法杂交水稻对温度特敏感。此时,袁隆平沉着冷静,查找资料,分析问题,仔细思考,终于拨开云雾,提出了解决办法。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大面积生产应用,到2000年全国累计推广面积达5000万亩,平均产量比三系增长5%%-10%%,续写了“东方魔稻”的新篇章。
拿下“超级稻”
当全国农业界还在为两系法兴奋不已之时,袁隆平又提出了更高的奋斗目标———研究超级杂交稻,这是水稻育种的“第三次革命”。1996年,我国启动了“中国超级稻研究计划”。
为全面开展超级杂交稻研究,在分子层面探索超级稻秘密,2000年5月,科学家宣布,中国超级杂交水稻基因组计划启动。2002年4月4日,中国科学院和美国《科学》杂志在京联合举行通报会宣布,中国科学家独立自主成功绘制出水稻基因组图谱。“水稻图谱的绘制,是所有参与者通力协作、尽力拼搏、呕心沥血的结晶。”现在说起“水稻图谱的成功绘制”,作为超级杂交稻基因组计划的“领军人物”,华大基因研究中心主任杨焕明仍然强调这一点。
经过5年攻关,2000年,超级杂交稻达到农业部制定的第一期目标,实现百亩示范片亩产700公斤以上;2004年,实现百亩示范片亩产800公斤的第二期目标;百亩示范片亩产900公斤的第三期目标也将在2010年提前实现。
今天,中国杂交水稻走出国门,正为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缺粮问题发挥作用。至今,已有东南亚、南亚、南美、非洲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研究或引种,种植面积达150万公顷,增产效益十分显著,被世界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袁隆平不仅时刻守望着国人的“饭碗”,世界人民的“饭碗”也装进了袁隆平的心中。
掂着沉甸甸的稻穗,细说着水稻从三系到两系再到超级稻的蝉变,袁隆平坦言,改革开放30年,是杂交水稻在中国乃至世界最快速发展的时期。
改革开放30年,不仅是杂交水稻发展的最快时期,也是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成就斐然的时期。矮败小麦技术体系突破育种“瓶颈”,转基因抗虫三系杂交棉取得重大突破,杂交大豆研究取得重大进展,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科技创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必将在中华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延伸阅读
两次挫折
成功与失败总是相伴的,袁隆平也不例外。正当不育材料秧苗研究搞得如火如荼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给袁隆平心爱的水稻雄性不育试验“当头一棒”:几年积累下来的700多株珍贵不育材料秧苗,一夜之间被人全部拔除毁坏。
时隔30多年后,袁隆平仍清楚地记得那一天。
很多人认为,这下袁隆平该死心了。令人意料不到的是,在泥田里呆坐了许久后,袁隆平想通了:重新再来。
1973年,袁隆平开始进行杂交水稻大田生产试验。看着试验田比周围水稻植株高出一大截,袁隆平心里格外高兴,似乎看到了杂交稻增产的绝对优势。然而,1个月过后,他的算盘再次落空了,试验田水稻“只长草,不结谷”。一些同行送来了冷嘲热讽:“可惜人不吃草,要是人吃草,杂交水稻的优势就太可观了!”
面对这种质疑,袁隆平显现出从未有过的自信。他不厌其烦地给出科学解释:“从表面上看,试验是失败了,但从本质上看,试验是成功的。”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
谭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