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事记:2003年
2009年08月12日 10:53中国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2003年3月5日-18日,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次大会的代表有2953人。朱镕基作政府工作报告,曾培炎、项怀诚、李鹏、肖扬、韩杼滨分别就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年度预算、全国人大常委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作报告。大会审议上述各个报告并通过了相应的决议。政府工作报告总结了过去5年的工作成就,指出2003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继续扩大国内需求,实现经济稳定较快增长;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西部大开发;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做好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认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大会选举和决定了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胡锦涛当选为国家主席,曾庆红当选为国家副主席,江泽民当选为中央军委主席,决定温家宝为国务院总理,吴邦国当选为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肖扬当选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贾春旺当选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会议根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提名,决定了新一届国务院组成人员。会议还通过了十届全国人大8个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75、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

2003年3月3日~14日,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共有委员2238人。贾庆林主持开幕会,并致闭幕词。与会全体委员列席了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听取和讨论了朱镕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对以上报告表示赞同。李贵鲜代表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作工作报告。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政治决议》;表决通过了政协十届一次会议关于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 、关于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提案工作情况报告的决议和政协十届一次会议提案审查委员会关于政协十届一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会议认为,九届政协紧紧围绕国家中心任务,始终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各项工作扎实深入、活跃有序,取得了重大进展,为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会议希望常务委员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开创政协工作的新局面。会议选举贾庆林为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主席;选举王忠禹等24人为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选举郑万通为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秘书长;选举一诚等299人为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76、2003年政府机构改革

2003年,依据十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批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草案》,中国进行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五次政府机构改革。与前几次的大规模机构改革相比,这次改革主要是着眼于职能转变和机构设置的调整。其中,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29个组成部门经过改革调整为28个,不再保留国家经贸委和外经贸部,其职能并入新组建的商务部。这一次的机构改革方案涉及五个重点。根据改革方案,新设立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资委),以解决国有资产缺位的难题,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新设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银监会),健全金融监管体制。银监会将根据授权,统一监督管理银行、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将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改组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委),以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继续推进流通管理体制改革,组建商务部,主管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加强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建设,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基础上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更名为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03年的机构改革,加强了政府对有关行业的监管力度,减少了经济管理的计划色彩。

77、抗击“非典”

非典即严重呼吸道综合征(SARS)是一种病原不清,极易被集体传染的病症。2003年年初,广东省发现此类症状的患者。2月,这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非典疫情在深圳、广州等地突然加剧。2月11日,广东宣布,非典已感染了300多人,5人死亡,此病仍未完全遏制。4月10日,全球有19个国家和地区发现此病例,4月底,全中国有疫情报告的省份达26个。2003年3月初,疫情扩散到北京,北京很快成为重灾区。面对非典,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部署防治措施,包括设立防治基金;支持非典防治科技攻关;建设各地预防控制中心;免费治疗患者等。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亲临抗击非典一线,指导工作。4月20日,国务院明确提出及时发现、报告和公布疫情,卫生部决定疫情每天公布一次,调整卫生部和北京市主要领导人职务,将非典列入中国法定传染病。4月20日后,国务院决定调整“五一”长假,向各省市派出督察组,公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北京市也采取有力措施防治非典,包括先后确定16家非典定点医院,对非典疫情重点区域采取隔离控制措施,颁布多项规章等等。5月1日,经过8天的紧急筹建,北京市第一家专门治疗非典的临时性传染病医院小汤山医院开始接收病人。军队支援北京的医护人员1200余人陆续到位。6月2日,北京疫情统计首次出现新收治直接确诊病例、疑似转确诊病例、死亡人数均为零。6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解除对北京的旅行警告,同时将北京从非典疫区名单中排除。至此,中国人民抗击非典的工作取得胜利。

78、《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2003年10月14日,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深刻分析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明确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以及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决定》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贯彻“五个统筹”,做到“五个坚持”,即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改革,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决定》总结了2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经验,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有重大突破和创新,是指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对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79、提出科学发展观

2003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在这次全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发表了关于树立科学发展观的讲话,这个讲话和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具有重大意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2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战胜非典疫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郑重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正式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中共十七大报告完整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80、建设天津滨海新区

自1984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作出了开放天津、上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的决定后,天津的开发开放开始启动。1986年8月,邓小平在视察天津开发区时曾指示,天津要利用优势,胆子大点,加快发展,并题词“开发区大有希望”。中共中央、国务院对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一直十分重视。天津市党委、政府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改革开放的战略部署,1994年,作出了开发建设滨海新区战略决策。天津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临海地区,包括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三个行政区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天津港,以及东丽区、津南区的部分区域。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海岸线153公里,常住人口140万。根据国家发改委指导下的滨海新区“十一五”规划方案,滨海新区定位是: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的北方对外开放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建设,滨海新区的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和外贸出口分别增长17.5、16.1和45倍,世界500强中70多家跨国公司在新区投资了152家企业,滨海新区已成为外商在中国投资的热土。2006年5月26日,国家发布了《国务院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正式批复天津滨海新区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天津市委也随即对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做出全面部署,标志着天津滨海新区作为国家级经济新区正式进入了实施阶段。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对于提升京津冀乃至环渤海地区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81、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

2003年9月10日,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问题,确定了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主要任务及政策措施。这个国家级重大战略范围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涉及145万平方公里土地和1.2亿人口。同年10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12月8日,成立了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任组长、副总理黄菊、曾培炎任副组长,由26个部委为成员的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协调有关部门采取积极措施,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2003年以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作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七个方面的重大进展:一是振兴老工业基地政策效应显现,经济发展明显加快;二是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重大进展;三是对外开放开创了新局面,外向型经济比重提高:四是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具有传统优势的装备制造业,新兴的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迅速:五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采煤沉陷区治理和棚户区改造稳步推进;六是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积极成效;七是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就业再就业工作稳步推进。实践证明,这一重大决策效果良好对统筹全国各协调发展是十分必要的。(陈述 张传能整理)

  共有评论0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谭不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