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面审计长李金华谢幕:反腐败也许还得几十年
2008年03月06日 14:33南方周末 】 【打印

我们与西方国家的审计的不同,关键在“结合”上。我们把审计和揭露经济犯罪和揭露贪污腐败结合在一起。这一点,西方有些国家觉得奇怪,你不是司法机关啊?

我们和司法等其他部门有密切的配合。我们发现线索有的直接移交,有的通过领导批示移交。非常快,效率高。

我们的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是结合起来的。不仅审计一个部门,而且审计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目前世界上大概只有中国在做,其他国家也可能会有,但是不多。

我们的审计监督和舆论监督是结合起来的。我坦率地跟你讲,审计监督和舆论监督结合得比较好的,中国是其中的一家。我到国外去,有的审计长跟我讲,他们最头疼的就是记者,不愿意和记者打交道。

南方周末:对比中外审计体制的差异,您如何评价两者的优劣?

李金华:现在这个制度,有我们独特的历史背景,在目前的历史条件下,也有国外没有的独特优势。

一个我们有行政决定权。我们可以依法决定没收你的非法所得,对你罚款,然后把有关人员移交给其他部门,要求追究他的责任。我最近去以色列,他们的审计长就很羡慕我们有这个权力,他们没有啊。

第二个,我们的很多问题是通过行政手段解决的。我可以向总理报告,提出建议。所以整改得就很快。这也是外国没有的。

再就是我们的审计和政府部门联系很密切。比方说纪检监察、司法、公安等等,我们可以取得他们的支持。在当前情况下,这对我们开展工作是非常有利的。

当然,中国的审计体制也有它不足的一面,比如,有些地方审计的独立性还有缺陷。

南方周末:面对我们制度的优劣,十年来,您是如何扬长避短的?

李金华:现有体制下,关键在于审计机关怎么最大限度发挥你资源的优势。怎么充分积极地去依靠党委、依靠政府,依靠人大,包括依靠媒体。考虑怎样把几方面的积极因素发挥出来。任何一个体制都是有利有弊的,你找不到一个十全十美的体制。中国这个体制呢,有它有利的一面,也有缺陷的一面。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审计体制有它改革和发展的空间。我相信,到一定时候,这个体制会发生一些相应的变化。但是,大的体制变化是要修改宪法的,要等到历史条件成熟的时候。

南方周末:您在本届任期内,推动了审计法修正案的出台。对于修改后的审计法,有人认为还不够好,譬如说,地方审计机关的双重领导体制就没有改变。对此,您如何评价?

李金华:修订审计法的时候,很多人寄希望说,是不是能在体制上有所突破啊,是不是能够垂直啊。我跟你说,这是个宪法问题,你要变就必须修改宪法。

我们这次修订,在不突破宪法框架的前提下,增加了一些内容,把经济责任审计,也就是离任审计,写进去了,把对国家控股的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业的审计问题写进去了。再一个,在手段上,对公款私存的查询啊,会计资料、资产的封存啊,搞了一些制约性的规定。我认为这是好的,权力要发展,制约也必须得跟上。光有权力没有制约那就糟了。

对话李金华之“临别寄语”:

“反腐败也许还得几十年”

南方周末:您在审计署担任审计长的十年,是中国审计历史上备受瞩目的十年。现在,审计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各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期望值也越来越高。您认为,您的继任者,您今后的同事,应该怎样应对越来越高的压力和期望值?

李金华:结合我二十多年的工作体会,我要说:审计机关要做的事很多,作为一个领导者,关键是要在法定的范围里,选择我们能做,而且经过努力可以做好的事情,认真去做,做到最好。

现在全国审计机关有8万人。我们有很多审计干部老是讲,我任务重啊,完不成啊。这些年,我一直跟各级审计局长讲,要懂得选择。你没有把握,就不要盲目去做。我们审计项目的确定是非常慎重的。选什么,做什么,为什么选这个,有的开始选的时候我们就确定了最后应该是一个什么结果。为什么审计报告这些年在社会上能引起一些影响,就是因为我们审计项目选择选得好。作为一个领导者,你不能心血来潮,不能跟着风走。所以这些年审计署也没有提什么口号,而且我也不主张讲什么“审计风暴”,重要的是你一件件地做,积少成多,必然会起到作用。

南方周末:工作是人做的,审计署的业绩和影响力,与您的个人风格不无关系。回顾您的审计生涯,您有哪些感受?一个审计人员应该有什么样的精神气质?

李金华:我们这一代人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我从小家里很穷,是人民助学金资助上的小学、中学和大学。对中国革命历程,对党的情感,很深厚。但我们又经历了大跃进、反右、文化大革命,对教训的感受同样深刻。

我下过农村,去过工厂,对农民对工人对社会很了解。我在工厂的时候,全厂职工拼死拼活,干一年,最多有二三百万的利润。1985年,我到了审计机关一看,有些部门,一出问题就是几百万几千万,心里很不平衡。当时我就有了一种无形的压力,用四个字来说,就是“我的责任”。

我经常讲,不要觉得现在国家形势很好了,一切都好了,要看到相当一部分老百姓的生活还是困难的。十年前我曾跟德国的审计长讲,我们的上海赶上你们的柏林要不了多长时间,但中国的农村赶上你们德国的农村,恐怕得一二百年。所以看到这些违法犯罪啊浪费公款啊,感到心里很不是滋味。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霍吉和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