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古井汶川地震前水位下降52厘米(组图)
2008年06月11日 12:47燕赵都市报 】 【打印

古井和大地的紧密联系

事实上,从邢台大地震之后,我国的地震预报工作,在周恩来总理的支持与关注下,有了飞跃式的开始,群测群防一时成为了地震工作的普遍背景,多次成功的地震预报,都是由群众提供了大量的地震前兆。

在1970年的山东潍坊7.4级地震,1974年云南昭通7.1级地震,1975年辽宁海城7.4级地震,1976年唐山7.8级地震,袁桂锁都根据震前水位的变化提供了不同程度的预报意见。

袁桂锁的论文《地下水与地震》曾被国内外专家广泛承认和应用,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的几年里,袁桂锁成了名人。就连美国、日本、朝鲜、南斯拉夫、越南、伊朗等国家的专家也先后来到马栏村参观古井,向袁桂锁取经。美国一位地震专家曾对袁桂锁说,我来这里,不是看你们的仪器和设备,这些方面我们肯定比你们先进,但我们是坐在大楼里搞科研,许多很好的地震前兆是我们抓不到的,而你们的群防群测,可以掌握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根据多年的观测,袁桂锁探索出了一系列古井水位变化与地震方位、距离、震级的关系。比如,如果是附近发生地震,地壳向中间挤,地下水上涨,震级越大,上涨越厉害。如果是远处发生地震,地下水过去补充,水位下降。翻起的水花,大花6级以上,中花5级左右,小花3级左右,翻花冒泡的方位与震中呈反方向,远震翻花间隔时间长、近震时间短。

古井对近震的反映非常灵敏,对远震的反应虽然不能完全确切预报地点、震级,但也有非常宝贵的科研参考价值。

1986年3月8日,邢台大地震20年纪念日,河北省地震局、邢台地震局、隆尧县地震局在“马栏一号井”旁隆重设立了石碑,碑上铭文:

“此井是我国最早的地下水观测井。它位于一九六六年三月八日邢台大地震的极震区。

震前三日,井水暴升,井内似大鱼游腾,冒泡翻花不止,哗哗不绝于耳,百米外可闻,临震井水外溢,硫磺气味甚浓。震时井喷水柱高四米,持续六小时,涌出泥砂三百余方,一条裂缝从井底穿过,井洞受挤压变形,震后水质由苦变甜。

马栏地震组根据本井之奇观,对井水进行观测,凭此井成功预报过近区一些强余震引起科学界关注。自此,利用地下水预报地震即成为地震学界的重要手段,特立碑永志。”

被古井改变的命运

1984年,袁桂锁被转为正式的国家干部,任隆尧县地震办公室工程师。随后,为了更好地观测这口古井,他在古井旁盖了房子,把家搬了过来。

村里的地震科研小组曾一度红火过。除了每天观测水井变化,还要观测电磁波、地应力、水电导等等多种仪器,动物的各种异常也在他们的收集情报范围中。

但后来知青返城、组员参军、出嫁,人员变动很大,县里每月给的5元补助也不再有吸引力。到1985年,已经是国家干部的袁桂锁只好和老伴、儿子、儿媳、女儿自家成立了家庭地震测报组。

实际上,地震工作的群测群防已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衰落下来。到上个世纪90年代,地震局给这个测报点安装的电话一度因经费停机,有了观测信息,袁桂锁只好骑着自行车走七八公里去县里汇报,或到附近的镇里的邮电所打电话。

现在县里曾经设立的20多个群测点,只剩下马栏和沙湾村。八九年前,隆尧县地震局也不要求袁桂锁提供古井的水位变化,只要求提供电磁波数据。

水井因为多年未清理一度面临干枯,没有经费雇人,60多岁的袁桂锁冒着生命危险下到井底,清出了一米多深的淤泥,井水重新涌出。

尽管隆尧县地震局不要求提供水井的观测资料,但袁桂锁还是坚持天天观测,风雨无阻。

不幸的是,2007年3月31日,袁桂锁外出时发生了车祸,引发脑血栓,偏瘫在床,他在县畜牧局上班的儿子袁英军继续观测。这时,县地震局因为经费紧张,已没有了每月5元的补贴,但袁英军还是和父亲一样天天观测水井、电磁波,隔几天就上报一次信息,不过仅报电磁波信息。

汶川地震前古井水位下降

今年“5·12”汶川大地震前,袁英军观测到,头一个月以来,从4月4日开始,水位连续下降,到4月27日下降了52厘米,但因为水井资料地震局没有要求,他就没有上报,只汇报了电磁波的异常。

事后,袁英军对记者说,当时的水位下降应该与汶川大地震前的地壳变动有一定联系,但父亲病卧在床,自己的经验不足,如果能与父亲会商,也许能提供给上级地震部门一些重要的参考。

袁英军说,这口井应该说还非常灵敏,水位一直很稳定,受季节天气的影响很小。父亲几十年来留下了大量关于水井的观测以及据此做出的预报经验,整理发掘出来对地震事业仍有重要的价值。

隆尧县地震局长董运华向本报记者介绍说,对“马栏一号地震观测井”不再要求上报资料是在1997年左右,“马栏一号井”一度干枯,失去了观测价值。当然也与经费不足、当时重视不足有关。通过汶川大地震,国家对群测群防又重新重视起来,下一步准备建立全面的宏观监测、灾情速报、宣传网络以及基层测报员的“三网一员”建设,也会重新重视一些有价值的土办法。

◎小资料

关于地震的群测群防

1966年邢台地震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发生在人口稠密地区、震级较大、破坏严重、伤亡惨重的大地震。当时,地震预测在全世界都是还未解决的难题。中国当时也没有预防地震的机构,谁也不知道怎样才能预测地震。在此背景下,国家确立了一套带有自力更生意味的中国地震工作方针。方针原文内容:“地震工作要‘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以预防为主,专群结合,土洋结合,大打人民战争’的方针,把地震管理部门建立和健全起来。切实抓好地震专业队伍和群测群防运动,加强防震抗震工作。”“群测群防”于是在全国大地上铺开。据记载,当时各个单位都出经费搞群测群防点,全国的群测群防点有上万个之多。摸索从最初级的开始。科学工作者们去各个村镇,向老百姓收集地震前的异常情况:冬眠的蛇在冬天出洞,老鼠不怕人,在大白天成群搬迁。井水水位突然上涨或下落,以及翻花、冒泡、变色、变味等等。之后,慢慢有人开始从地质学上找原因;有人去查阅我国历史上的地震记载,研究古文献;有人从声、光、电、磁、潮汐、水文、地质、地壳变动、气候乃至天体运行等等来研究和地震的关系;还有人开始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地震发生几率。这中间,一批民间地震科学研究者被培养了起来。有的甚至一直坚持到现在。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祁胜勇   编辑: 高欣艺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08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