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民衣食无忧 亟需心理安抚方面的志愿者和专家
2008年05月18日 09:01华商报 】 【打印

失去丈夫的李爱会(右)情绪有些反复

受灾比较严重的绵竹地区在政府的安排下,灾民已衣食无忧,但灾民的心理安抚问题却不容忽视,而目前在灾区的心理安抚方面的志愿者和专家却比较少。心理学专家建议志愿者多与死难者家属交流、开导和安抚,让他们尽快走出梦魇。

不断有好心人送来吃喝

在绵竹灾区,除小部分道路毁坏严重的乡村外,大部分的灾民的基本生活都得到保障,每天都有大批食品和水发放给大家,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疗机构和药品充足,乡村的防疫工作也有安排。

5月17日,在绵竹市九龙镇,眉山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汪跃正在和同事们喷洒防疫药水,他表示说,目前还没有发现疫情迹象,但政府对于瘟疫隐患也相当重视,要求每日要上报两次疫情检测结果。在山区红岩村,卫生员也在住家道路附近喷洒来苏尔。

记者随同兰州军区451医院医疗队员们步行2公里山路,到达红岩村5组魏华友家。一进门,门厅下坐在沙发上的老太太开口就表示感谢,尽管儿子不在家,但不断有好心人送来吃喝。地震后她的儿子魏华友一家搬到镇上住进帐篷,而行动不便的老太太怎么都不愿意离开她居住73年的山沟,见到有人看望老太太显得特别高兴。

下午,山下的清泉村17组组长罗凤有家门前院子里在发放食品和水,每天都有大量物品送到,罗凤有的原则是每天分发,这一天的标准是每两人5包饼干,11瓶矿泉水。正发放中,三辆成都来的私家车又送来许多物品。

亲人遇难 家属情绪失控

但就在老罗家10多米外的路旁,一个妇女提着一头死猪仔扔在地里,医生提醒她应该深埋时,她突然放声大哭:“我老汉都死了,我活着还有什么用啊!”邻居说她叫李爱会,丈夫在地震中被砸死后,她承受不了脑子受了刺激,每日胡言乱语时好时坏,医疗队员们和她聊起幸存的儿子,才使她稍微平静一会,端起一盆猪食去了猪圈。

39岁的13组村民辛大春一家老少平安幸存,但她说总是头疼睡不着觉,每天一闭上眼脑子里全是地震时房子垮塌的画面。

在山外的围山环路路边,78岁的王老太自言自语,问过之后才知道他53岁的儿子在地震中死了,死前中午只喝了一碗稀饭。在交谈的时候她表情变化非常快,哭着说着马上就能笑出声。

灾难救助也包括心理救助

西安交通大学心理教研室主任倪晓莉博士介绍说,这是典型的创伤后心理应激障碍症状:恐惧、紧张、无助感和胆小。曾经对唐山大地震近两千名幸存者的心理调查显示,心理健康者仅占14.67%,严重者甚至一直有自杀倾向。

她表示,心理学家把迫切需要心理援助的人分为三类:一是遇难者家属;二是旁观者,包括幸存者、目击者;三是外围人群,包括救援人员、官员、记者、遇难者同事,以及通过媒体间接体验到灾难冲击的一类人。还有很重要的一个人群就是孩子,因为孩子不同成年人,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差,历经灾难容易留下心理阴影,有的人甚至影响终生。

倪晓莉建议,志愿者在捐助物品的同时,要尽量倾听灾民叙述,让他们感到并不孤独。另外大难过后,灾民们对于生命、环境的关注超出平常,只要与自己安全有关的各类信息都容易接受,应该让灾民从正常渠道获得信息,如果可能应该尽快给灾民捐助一些收音机。 (张宏伟)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张宏伟   编辑: 陶沙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奥运火炬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