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质营救后,特警将狙击枪收好,并核对一共开了多少枪图周超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陈彦炜 发自武汉
枪声划过珞珈山
6月3日上午9点刚过,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近百名应届毕业生来到学校行政楼前的露台上拍摄毕业合影。这座由美国著名建筑大师开尔斯设计的中西合璧、气派十足的古老建筑,一直是武大的标志性楼宇,背后即是平缓而又苍翠的珞珈山。
年轻的学子们在镜头前不断变换着阵势和造型,“咔咔”之间笑声不绝、掌声不断。与此同时,一位眉头紧锁、面目透露出狰狞之气的中年男子快步绕过人群,拾阶而上,避开保安和门卫,径直奔向行政大楼二层——这里是武汉大学最高行政办公机构,校级领导的办公室均分布其间;武大的重要决策会议、贵宾会见等活动也多半集中在此。
毕业时节,学校的日常工作琐碎而又忙碌,楼内人来人往,行色匆匆,谁也无暇注意这位不速之客,更没有人察觉到他背在后面的双手间隐匿着一把明晃晃的枪。
9点20分左右,第一批特警到达武大行政楼,现场拉起警戒线,随后不断有警车呼啸驶入校园。10点左右,进驻学校的警力超过百人,武汉市启动应急预案。11点过后,陆续下课前往食堂的学生对从未名湖通往梅园、行政楼、珞珈山的要道上密布荷枪实弹的警察感到惶惑。不久,一条“武大正在发生持枪劫持人质案件”的短信在校园里广为转发;“珞珈山水”BBS、QQ签名、校内网签名等学生惯用的信息传播方式同步上线。下午2点42分左右,5声枪响划破校园的宁静,中年男子遭当场击毙,用担架抬出;被劫人质成功获救。4点刚过,武大官方网站“珞珈新闻网”以简要文字向社会公布案情。
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内地高校发生的第一起枪击案。事件主角——持枪的中年男子名叫周凯,武大后勤集团职工,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知名教授之子,是从小就在珞珈山上摸爬滚打的地道武大人。一个在教授家庭接受教育、名校环境中浸淫熏陶的书香子弟,最终沦为被4枪打死的罪犯凶手,着实令不少人唏嘘不已。
曾经的射击能手
周凯从来就不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老武大的教职工很多都知道他、认识他,并且躲着他。打架、拉帮结派、聚众斗殴、赌博、吸毒,周凯是珞珈山上颇有名气的“混混”、“二流子”,到后来成为横行一方的“黑社会头目”,武大周边一带,“没有他搞不定的事”。
不过,他从不招惹校内的人,打打杀杀的地点和对象都是在武大围墙之外,鲜有教师和学生与他有所牵连。2000年8月,原武汉大学和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作为校本部所在地的老武大校园里一下子聚集了众多原来3所大学的教师和职工。“新武大”的教工们基本上都不认识周凯。就这样,这个名字在最近几年里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记忆。直到6月3日,他再次、也是最后一次扬名。
周家有二子,周凯是弟弟,1969年9月出生,哥哥长他两岁,现在深圳市工作。周父一直在武大物理学院任教,母亲是校医院妇产科的医生。据周家的邻居和亲友介绍,周凯是一个从小就备受宠溺的“惯宝宝”,脾气大、任性,不服从管教。而周教授则为人谦和、温文尔雅,家中大小事情都由老婆说了算。周凯的母亲在学校里与师生、病人的关系处得都很融洽,唯独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夫妻二人时有分歧。最终,还是相对强势的周母占据了上风,一家人从此对这个小儿子近乎百依百顺。
所有人对周凯童年的印象都是一个词——“聪明”。在武大附小读书的时候,他的智商显得比同龄人高出许多,接受能力强、反应快。但是,他并不喜欢学习,不愿意将“聪明”花在读书写字上面。那个时候的周凯就已经展现出了好动和过于活泼的一面。不过,邻居们回忆,周凯的言行举止一直都算是比较规矩,而且很懂礼貌——见人就打招呼,还时常带着灿烂的微笑。
学习成绩不好,加上贪玩和经常惹是生非,在名校校园里长大的周凯并未得以进入高校深造。1989年12月,他来到武警某部服兵役。当年的战友说,周凯在部队一直属于功夫好、业务精的那种,尤其是枪法,“准得很”,曾经被评上过射击能手。
1993年1月,复员回家的周凯按照当年的政策,得以进入其父母所在单位武汉大学工作,被分配到学校后勤集团总机室当线务工人,为全校各单位、各部门通连电话线。当时,他对这个分配去向颇为不满,曾向领导提出要求到武汉大学保卫部工作。学校保卫部认为周凯从小一惯调皮捣蛋,没有批准。
不久,因为经常酗酒和不规律饮食,周凯患上了肝硬化,并且愈发严重,每天要吃上一大把药。由于是教工子弟,身体又病痛不断,学校对周凯很是照顾,默许他不用按照规定正常上下班。后来他索性办了停薪留职,开始到校园外闯荡世界。
作者:
陈彦炜
编辑:
李志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