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一早,从北京来的一个电话让深圳“彻底放心”了。电话是深圳市常务副市长许勤打来的。这位国家发改委在深圳的挂职干部在北京看到了一份国务院批复的文件,“原件,上面有总理画圈的那种”,于是第一时间通知后方。
这份8620个字的文件,是深圳市政府于今年年初递交给国务院的。5月6日,深圳方面得知已获批。但由于没有看到正式批复,相关人士总觉得“无法证实”、“不放心”。
接电话的是深圳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蒙敬杭,这份文件的主笔。当天恰好是他54岁的生日。
“我本来没打算过。”蒙回忆道,“但大家都说双喜临门,我就在饭店里请了一桌,晚上还喝了点酒。”
这份文件名为《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
“有一种重新得宠的感觉”
蒙敬杭坚信,这份文件对于深圳的意义丝毫不亚于29年前设立经济特区。
“这是一个历史的节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用了一连串形容词,“国家重新明确了深圳的地位,不单单是经济特区,而且是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我们的改革不再是摸着石头过河,也不再是"单打一"式的经济体制改革,而是有计划的、全面的综合配套改革。”
6月1日上午,蒙敬杭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接受了中国青年报记者的采访。谈及申请的过程,他拿出一个笔记本,逐字逐句地念道:“特区不特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这位经历了深圳市5届市委领导的公务员回忆,早在2005年,深圳就向国务院提出申请搞“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当时的回复是:你们已经有特区这块金字招牌了,就不需要另一顶帽子了。
这一年,上海浦东新区成为国家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此后的两年间,先后有天津滨海新区、重庆市、成都市和武汉城市圈等获批这一特权。
这让不少深圳人有一种“被边缘化的失落感”,“大家根本不知道中央希望我们做什么”,“也不知道哪里是改革的高压线”。
“浦东就不是这样。”这句话成为蒙敬杭的口头禅。他私下提及,每年年底深圳市主要领导都会带着一拨人去北京拜访各大部委,而浦东的“待遇”则是,每年国家发改委都会带着一拨人去那里“协调”。
有一次,深圳市委一位官员给某杂志投稿,文中提到一句“深圳市争当科学发展的示范区”。编辑反问了一句:“谁说你们是示范区了?”他不得不勉强回答:“作为我们的一个目标不可以吗?”最终,这个提法被删除。
“有了这个国务院批复的方案,再不会不认这样的说法了吧!”蒙刻意强调了“国务院”这个词。
5月26日,深圳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公布了《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其中在指导思想里,明确了“争当科学发展的示范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自主创新的领先区、现代产业的集聚区、粤港澳合作的先导区、法治建设的模范区”等说法。
除了各种全新的定位,让蒙敬杭津津乐道的还有从起草方案到获得批复的效率。他用人们所熟悉的“深圳速度”来形容这一切。
去年年底,蒙敬杭正忙于起草深圳市的《改革开放创新规划纲要》,突然接到命令:立刻停止,开始着手准备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
当时恰逢金融危机袭来,不少中央领导人来深圳视察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珠三角地区的想法。同时,深圳当年失意于综合配套改革先行的旧事也再次被提及。
“去年深圳在金融危机中表现很好,再加上领导反复地催,所以这次获批的速度就很快!”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据说,同时申请的还有另一个西部城市。但由于“稿子内容不扎实”等原因,现在“连一点消息都没有”。
“有一种重新得宠的感觉。”深圳市政府的一位官员私下里比喻。
蒙敬杭建议记者采访深圳市副市长许勤。这位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的原任司长挂职深圳后,在深圳与国家发改委的沟通中起了不小的作用。但许的秘书没有答应记者的采访请求。
在新闻发布会上,许勤坐在正中央的位置,也是回答问题最多的人。他还特意回答了一个记者有关“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与滨海新区和浦东新区相比有什么特点”的提问。
这位副市长引用了方案中的4个“先行先试”,包括“符合国际通行规则和惯例的,符合我国未来发展方向的,需要探索试点的制度设计先行先试”及“对深圳市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对全国具有重大示范带动作用的体制创新先行先试”等。
“这是高度机密,连有的市委常委都不知道”
这些表述吸引了不少媒体的关注,尤其是摆在首位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直言将“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
“按照传统的方案应该是经济、政治、社会这样的顺序。”对此,蒙敬杭解释说,“但实际上政府的改革是关键环节。政府不改,很多地方改不下去。”
这也成为深圳改革方案中最引人注目的焦点。当地一位资深媒体人士评论道:“过去我们的改革总是一条腿快,一条腿慢,现在终于开始两条腿协调动了!这也意味着,改革至此要涉入深水区了。”
“但这也是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一位知情人士说。他提及2003年深圳市在广东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的一个“高调”行动。据说,当时的市长宣布深圳即将成为中国唯一推行“行政权三分”的试点改革城市,实现“决策局只有决策权而没有执行权,执行局只有执行权而没有决策权,监察局和审计局将作为监督部门直属市长管辖”的行政格局。
深圳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马敬仁是这项制度的设计者之一。他回忆说,自己当时参与了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的一个课题。在深圳国土局的一个招待所里,他和其他20多人花费半年时间完成了这个“公共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课题。
编辑:
李志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