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列车上被绑致死续:列车长称为公众利益
2009年02月04日 15:31东方网 】 【打印

他们打电话给对方谈判的负责人,手机全关了。曹的九个亲属和老乡,以及目击证人成准强,随后去受理报案的来宾车站派出所求助,对方给出的答案是向救助站求助。救助站这时已经下班了。

正当他们用仅剩的一点钱吃饭时,贵阳客运段“刘队”出现了,熊堂莲还记得他现身时的第一句话:你们就吃这个菜呀?

他显然不是来关心民生的。他是来通知,临近国庆,如果家属方面还未作出决定,那只有等10月6日再谈了。

这天晚上,被悲伤压垮的熊堂莲最终和铁路方面达成了12万赔偿的协议,有关方面提取了尸体标本。第二天,曹大和的尸体在来宾火化。

在电话采访中,慕泽君对记者显然并不排斥,刚开始,他客气地表示:有什么你请问。但是提到赔偿的谈判过程,慕表示对此不做评论。

不断改变的口风

按照当地的风俗,家属在火化之前应该为曹大和备上寿衣和鞭炮。熊堂莲说,铁路方面之前答应得很好听——需要什么你们就在殡仪馆拿吧。但是殡仪馆的人却告诉他们,对方事先已经招呼过,什么都不能给。

骨灰盒的钱甚至都没兑现。最后,曹的骨灰是用一块红布包着,装在塑料袋中带回家的。

尸体火化之后,铁路方面告诉家属,12万的赔偿需要到贵阳取。熊堂莲揣测说:他们想甩掉成先生。

“刘队”等三人和曹的家属一起去了贵阳。家属说,当时对方答应到了贵阳后包车把他们送回家。

可是达到目的后,对方又轻易地撕毁了承诺。因为长途大巴不愿意拉携带不祥物品的旅客,曹的家人只好打车将他的骨灰从贵阳送回仁怀,800元的路费是从那12万赔偿里抽的。

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刘队”用例行公事的口吻说,这些你去问单位吧。

在成准强看来,铁路方面在这些生死大事细节上的冷酷,才是激起曹家人愤怒的真正原因。“哪怕是虚情假意地鞠个躬道个歉也好,你这样做,怎么能要求别人的谅解?孩子们长大了怎样听这样的故事?”

成准强去了曹大和的家乡,并用镜头在曹的墓前捕捉到一只漂亮的蝴蝶。成准强的朋友、北京律师张凯在他的邀请下也开始关注并参与此事。

这一诉讼具体如何操作,还是得取决于尸检结果。10月26日,曹的家属终于拿到了久候的鉴定报告。成准强让家属找个能把报告全文电话里念出来的人——结果没找到。这份报告在11月8日才传给媒体。

因为获得了媒体的关注,曹家也获得了当地派出所的“关照”。熊堂莲说,派出所的人没事也往她家跑,还吩咐说,媒体来采访的话一定要上报。

尸检报告由柳州市明桂司法鉴定中心执行,报告同意曹是由于缺氧而导致心力衰竭而死,但是强调“被鉴定人因自身体质差,对缺氧的耐受能力较常人低”。

熊堂莲一再表示:我老公是比较瘦,但是身体不差,平时最怕打针。

这份鉴定书在《询问笔录》部分抛出了一个令成准强吃惊的内容,里面声称,“我们同行三人(曹的老乡)对曹大和进行约束,列车长和工作人员给予协助。”李永昌否认了上述内容。

鉴定书的附注也让张凯律师操心:因本机构条件和设备有限,送检组织保存时间为一个月。这就意味着,当他们看到鉴定书的时候,仅存的尸体标本也没了。

这个鉴定书让成准强觉得不胜惶恐,因为意见书援引的内容和成的证词完全不同,这样他就涉嫌作伪证了。随后,他在网上贴出《我有被逮捕的可能性》一文,“我为三个民工兄弟忧虑,也为我自己忧虑”。

正义先锋遇困的消息很快得到网友的声援。有网友质疑说,“死因鉴定意见书”顾名思义只需鉴定死因,至于由谁捆绑致死,超出死因鉴定书范畴,属画蛇添足之举,搞不好就弄成袒护某方的“卸责书”了。“约束”这个词更是灼伤了网友的眼睛:这种滴水不漏极具行文措辞标准的字眼,很难想象出现在农民兄弟的口中。

庭审上的激辩

张凯在开庭前透露,为保证公正审理,他曾向有关方面申请铁路法院回避,但未获批准。

法庭上,双方就曹大和死因性质进行了激烈争辩。列车长一方的律师认为,曹大和的死因与列车长黄建成无因果关系,曹的身体状况差是其死亡的“内因”,且其他人也参与了协助列车长进行捆绑,因此不能断定曹大和的死与列车长捆绑有因果关系,列车长不可能预见死亡的结果。

张凯则认为,列车长没有权限对曹大和进行捆绑,这项工作在必要的情况下应该由乘警执行,列车长只有行政权,没有司法权,应以非法拘禁致人死亡罪对列车长从重处罚。

曹大和死后,黄建成没有向其家属表达任何的歉意,张凯在法庭上向其表达了自己的愤怒。黄建成表示道歉,“这毕竟是一条生命”。

黄建成表示,捆绑是出于公众利益和周围人的安全。他甚至反问法官,下次该如何绑人?

这种“不忏悔”的态度激怒了张凯。他说:对于一个没有伤害到周围任何人、仅仅是喊叫的农民工,列车长的做法传达了个体权利在公权力面前的全面溃败和萎缩,这向人们说明了这个一个农民工在得病时面临的遭遇。

张凯不知道判决结果什么时候出来。他更希望通过这一事件能促进中国铁路管理制度的改进,希望有关部门改掉职业冷酷,至少也应该令世人反思一下“同命不同价”的现象,以及弱势群体在话语权上的空白。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李志题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