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寻才:潜规则当道,伪精英辈出
2008年05月22日 06:38新周刊 】 【打印

小聪明症候群:还要习惯多少潜规则?

美国有“天才儿童教育局”,英国有“天才儿童国家协会”,法、德、日、澳等40多个国家都开始发展超常教育,中国有少年班。但有报道称,中科大少年班在2008年3月举行30周年庆典的时候,面对中国少年班光环褪去的尴尬现实,老班主任贺淑曼只能哭泣以对。

这位班主任认为中国的超常教育目前缺乏理论体系。据说1988年开始,她就四处托关系申办超常人才专业委员会,但结果让人失望:“高等教育司说,超常教育应该包括中小幼人才的阶段培养;找基础教育司,说这超常教育还有大学阶段,我们管不了;找特殊教育处,说他们只管针对残疾人的特殊教育。”

有人笑言,英国福利彩票用来资助精英,中国的福利彩票用来帮助弱智。中国人偶然会陷入某些反精英的误区——企业口口声声需要人才,主管却担心出色应聘者损害自身地位;升斗百姓内心崇拜财富,却对精英没有好感。在中国的人才生态中,最难的是一条为天才或特殊人才准备的专用上升通道。

中国人不重视精英的坏习惯,其实从小学生春游的时候就开始培养——大家一起去爬山,爬得最快的人,必须等爬得最慢的人。记得鲁迅在《未有天才之前》中这样说过:“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这句话其实从未过时。

“中国队再也进不了世界杯了,50年内!与日本、韩国相比,我们的身体条件好,可为什么我们踢不过人家?放到社会和文化的环境看,我们没有那种团结协作,无私无畏为集体奉献的精神;和拉美、非洲相,没有个性狂野,没有激情自由。我们是表面上看没个体,暗地里看没整体。我们不适合搞这项集体运动,对中国人来说,足球要上11个人,太多了!”

这是黄健翔一度对中国足球的评价。球迷们一边为中国足球缺乏天才而愤怒,一边看着体制让足球学校沦为贵族学校,有天赋的穷孩子都到地盘去了。世界杯其实是中国人才的世界竞争力缩影——在国际高智商的俱乐部门萨会,香港人通过入门测试比例高达80%(世界平均比例是2%),但这盛产高智商人类的国家,为什么创造力人才仍是稀缺品?

一家国企单位流传这样的一句话:“我们这里真是个‘出生入死’的地方!”据说从这家单位跳出去的职工,人人出类拔萃;从外面引进来的人才,进来后无一不偃旗息鼓,一事无成。内部人士将原因归结为“潜规则”之害:“体制内的潜规则消磨人的锐气,使人僵化迟钝,但是唯有如此才有机会得到升迁。”

一家电器公司招聘女文秘的最重要的要求是酒量好,原因是女秘书出去应酬在所难免,“帮领导挡酒的能力应该具备。”除了帮领导挡酒,人才的技能还包括拉关系、走门路、窜热烙、嬗变之术……诸多潜规则下,人的精力有着怎样的损耗?

这真是一种可悲的人才生态环境。有人论述中国人劣根性,认为特别要克服“互相嫉妒,求全责备,彼此扯皮,嫌贫恨富的酱缸蛆特性”。在一篇《不缺人才的中国企业到底缺什么》的文中,认为办公室政治在民企中表现最为明显:“企业的总裁有勇气,嗅觉敏感,灵活性强,但未能摆脱掉中国封建社会所遗留下来的行为方式,没有一套发展、培养、逗留人才的国际化人才战略,任人唯亲,重视血缘,不少还运用厚黑学以及历史中的帝王心术、阴谋诡计去对付员工、欺骗顾客、打倒对手,造成企业内部分崩离析,优秀员工离职。”

市场竞争为这一切带来改变。“过去几年,民营企业在成长过程中追求资源扩张,解决问题的办法都是资源投入式的方法,钱不够加钱,人不够加人,东西不够买东西。这种方式总会有一个极限的,会造成资源堆积,形成恶性循环。现在要从根源上解决,只有寻找高专业能力的人。”美的微波炉事业部的HR尼英丽说。

“办公室规则每个企业内部都会有,但要说成是政治有点夸大其词,那只是企业用来维持内部正常运转、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办公室规则罢了。一旦没有了这些规则,企业的利益无法实现,会陷入困境。是办公室规则保护了企业的利益。”温喜庆是职场脱口秀节目《上班这点事》的常驻嘉宾,他认为应该去理解潜规则——他以前曾碰到一个老板,要求下属唯他是从,出了成绩一律归老板,一点点错就破口大骂。“跟着他的14个月里,我感觉不到快乐、得不到鼓励、没有前途。在这种情况下,我选择了跳槽。而我对下一家单位提出的要求,仅仅比我原来的基本工资高出100块——这样我又重新找回了快乐”。

“职场新人一开始都只能去适应规则:到了一家新公司,找到拥有话语权的人,藉由他们去了解规则,慢慢适应。适应规则就是一个心态调整的过程。调整好你的心态,办公室政治就不再是政治。这样,才能达到职场人的终极目标:制定规则,成为规则终结者。”温喜庆说。

即使适应规则,耽于人事的你,拥有的也永远是做人的小聪明而不是事业的大智慧。熟人社会正在全球化经济下的推动下日趋崩溃,潜规则却不会马上消失,中国人必须找到一个折中的办法——在此不妨借Google的面试题来描述中国人才在潜规则下的微妙生存处境:“有5个海盗,按照等级从5到1排列。最大的海盗有权提议他们如何分享100枚金币。但其他人要对此表决,如果多数反对,那他就会被杀死。他应该提出怎样的方案,既让自己拿到尽可能多的金币又不会被杀死?” (文中部分采访由胡尧熙、陈非、汪璐、汪庆完成)

100家最佳公司都想招聘有团队精神的人,但应聘者在面试中习惯说的,是“我”而不是“我们”。中国的学校最应该教的是心态——自尊和宽容,宽容别人也宽容自己。

《新周刊》文/肖锋 图—阿灿/

网上激辩儿童学分论与儿童快乐论。后者的理由是,如果你让一个儿童有个快乐的童年,那即使长大不成功也算够本;反之,如果让一个儿童童年悲惨、考试连连,那长大了即使再成功又有何用?

说说李安的例子,其父要他功成名就,中国传统的出人头地,做大学教授,而他却选择导演。李安式困惑最终导致李安式跨界,因冲突而产生艺术张力。拧巴出来的人才,李安算一个。其名李安,其实不安。

美国人为什么不学奥数却成为人才天堂

还是从儿童开始说起。学校让儿子做《黄冈小状元》数学题,二年级就拧他们去奥数班。奥数班上,有的小孩无所谓,有的小孩大哭,我那俩属于死皮无所谓的,结果当然是回来被骂得要哭。让儿童强拧来长“智慧”,其实是长痛苦。试举这样的题:“甲加乙120,乙加丙110,问甲比丙大多少数?”这种题一列方程就出来了,可对于一个小学二年级的、满脑子卡通的顽童来说无异天书。他们更喜欢做这样的题:“一桶可乐共8升,甲乙要平分,但只有两个5升和3升的杯子,问如何平分?”有思维的乐趣。笨点的可以用家里的杯子比划比划,一比划就出来了。

本人没有参加过跨国公司的面试。如果出题,我想不会是第一道那种而是第二道“分可乐”,最佳答案也许不是如何平分了,而是甲对乙说:你看着分吧。这样才是teamwork,才是今后团队之间的信任吧。

《财富》发表文章“教你应聘最佳公司”上说,即使在经济衰退时期,全球100家最佳公司也在不断求贤纳才。在简历上强调义工经历,并热衷于社区服务;你要拿出讲故事的本领;做一些有创造性的调研,上网搜索没有用。一位招聘者说:“极少有人做细致的调研,包括跟我们的客户交谈,如果你做了,那你几乎肯定会被录用。”

“独行侠”免谈。大体上讲,100家最佳公司都想招聘有团队精神的人。另一位招聘者称:“我实际上会数应聘者在面试中说‘我’的次数。我们更愿意听到‘我们’这样的词。”

盘点个人所学,一生学了17年,基本都在考试,考试内容呢,95%是用不上的。讽刺点讲,不如机场两大热门图书,工具类和励志类更“有用”。大学时做过整整一本《李米特洛夫高数集》,结果现在成了个码字匠,高深的数学题一道都未用上。

回想起来,学校里最应该教心态,自尊和宽容,宽容别人也宽容自己。归国朋友说,美国小学课本是代代相传的。美国是个浪费的国家,人口占人类5%却消费地球1/3能源,却会跟一本小学教材较劲。这届学完传下届,一种精神,一种传承,一种心态。反观国内,小学生书包鼓得像旅行箱,带拉杆的,众多书学完一丢或当废纸。实在惭愧。“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重点班或奥数班是学校的一场阴谋。为维持这项阴谋,老师们想出一系列刁钻的题来折磨学生。我们杂志社的美术顾问是个“不合格产品”,如果按当今考政治英语来考学,他肯定毕不了业。难怪陈丹青退出,质疑艺术类学科怎么培养起数字尖子来了?

据说广州番禺的祈福中学有个“发现才能法”,即使某个学生有9个缺点,只要抓住他一个优点,鼓励并发扬光大,最终也能成才。所以这个学校收费很贵。多年来一直疑惑,美国人为什么不学奥数却成为人才天堂。

人生最有意义的事是什么都不做,除了自己感兴趣的

人生最大的幸运,就是在这个世界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然后再在里面找到一个饭碗。这是香港作家李碧华的忠告,想必她自己是达到了。

依李的话,假如感兴趣的事情做不了,不能拿来当饭碗,这便是人生最大的不幸。不幸的是,我们大都沦为了这种不幸。

不是吗,问问有多少人是喜欢当下工作的,又有多少人牺牲了少年时的志向。现实的情况是,被攻击得最多的垄断部门是大学生们最想去的;被攻击得最多的官员是大学生们最想当的,录取比例可以是几百比一、几千比一甚至几万比一。为了饭碗牺牲兴趣,这是多数人的现实选择,多数人的悲剧。而悲剧下找到的工作怎么能有个正常心态呢。

不妨改一改黎叔的台词:21世纪最缺的是什么?是人才!人才最缺的是什么?是心态!现在的老板抱怨最多的是80后员工的频繁跳槽。其实雇佣双方心态都不对。

初中时班主任讲过一个励志故事,大意是某顽童不成器,长大后犯罪判了死刑,究其根源是母亲的宠溺,此子上学了还在吃母亲的奶,宠溺可想而知,临了,吃奶的逆子提出最后要求:想再吃一口妈的奶,结果怎样呢,他把妈的奶咬了下来,说:“就是你,让我落到这个地步!”当时听完这个故事只能用震惊来形容,后来知道是部电影。彼时的初中生听不到多少关于奶的话,哪像现在奶在网上满天飞。清楚地记得当时男老师一边在胸前比划着,一边咧咧嘴说:“把这个给咬下来了。”本人中学、大学、研究生17年,老师教的知识几乎忘光,唯记下了这个段子。

现在想起来,这段子仿佛是讲给80后、90后、千禧后们听的。如果混得好是因为有个好老爸,就像石康的《奋斗》描写的,家长们非权即贵,都够开房地产公司的了。如果混不好呢,就是我初中老师讲的那个“咬下来”的故事,“活该,谁叫你们当初不教我奋斗呢?!”中国人的成功心态就是这样,寒窗苦读或万般溺爱,最后都希望出人头地。可世界上哪儿那么多出人头地的位置呢。

学校里最该教的没教,那就是自尊和宽容。当下中国人最缺的资源不是石油和资金,而是心态。个人也好、国家发展也好,都可当做上面那道分可乐的题,都愿意看到对方说,“你看着分吧。”其实这个世界的资源是不能够被平分的。

眼下梁文道的一篇“寻找民族和解的最大公约数”引发众多跟贴。一位立场中立的老外用英语回贴:欧洲人不愿看到中国人分享世界财富,那是一个庞大的需求。欧洲人或者西方人更愿意看中国的笑话,因为这对他们有利,满足他们一贯的“道德优越感”。我注意到,开年以来,官媒中“大国崛起”四字消失殆尽。

老子教我们“柔顺似水、道法自然”,这个“自然”就是自己的天性,觉得不舒服的事就不要做。中国当下“急吼吼”的心态,最需要二千多年前的良药。南怀瑾曾妙喻,佛家是开米店的,提供精神食粮;儒家是开杂货店的,应有尽有;道家是开药店的,有病治病。当代中国人吃下一颗名叫“成功”的毒药,需要老子来解。

<< 前一页12后一页 >>
潜规则   5000年   黎叔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李志题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奥运火炬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