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幺儿,妈妈抱抱。”
“我就是会飞的中华鼯鼠。”
小家伙刚出生就面临死亡,是一名善良农妇救了她,将她养大。从此,这只似猫非猫、似鼠非鼠、似鸟非鸟的小家伙,就成了这个家的成员之一。
一只野生动物和一家人,演绎了一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故事。大半年过去,主人才知道,这个“三不像”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鼯鼠,俗称“飞狐”。
6月9日,黔江区中塘乡中塘村9组张荣华家。这是一座大山深处的土家木板房。
记者在张荣华家,不见小家伙的影子。“到山上玩去了,不知何时回来。”39岁的张荣华说。突然,天下起大雨。“吱吱”,叫声传来,小家伙回家躲雨了,全身湿淋淋的。
“懒虫,都不晓得在山上垒个窝。”张荣华边用毛巾给她拭去毛上的雨水,边心疼地数落。小家伙双手抱住女主人的手臂,不时顽皮地用脸蹭蹭,任凭主人将她翻来翻去。
瞧她那被宠爱而享受的样儿!
树上掉下个冻僵的小东西,尖耳、大眼,农妇买来奶粉当幺儿喂养。
在黔江,“飞狐”被笼罩着一层神秘面纱——不是鸟,但会飞,粪便是珍贵的中药“五灵脂”,常常出没于悬崖峭壁间,远离人类。但这只小“飞狐”却喜欢和人嬉戏。
这个小家伙是雌性,尖嘴,尖耳、大眼,一身蓬松的棕毛油亮油亮的,尾巴几乎是身子的两倍长,前后肢之间连着宽大的膜,像蝙蝠的翅膀,走路一跳一跳的。“我叫她幺儿。认识她时还是个小可怜,不到半斤重,现在她都3斤多了。”张荣华望着怀里的“幺儿”,眼中尽是柔情。
去年10月一天清晨,张荣华到屋后的林间抱柴禾。突然,“咚”一声,一个东西从一棵香樟树上掉到草丛中。
看到这是只出生没多久,站都站不起来的小毛球,被吓了一大跳的张荣华放心了。小毛球已冻僵了,树上窝里已没有其他东西,张荣华猜想小毛球的父母可能出了意外,便脱下棉衣将她抱回家放在炉火边。
丈夫黄权洪也没见过这东西,喂饭,她不吃,喂肉,她不理,喂水,没反应。张荣华急了,给她兑了点糖开水,小毛球张嘴了。
“怕是还在吃奶吧。”第二天是乡上赶集的日子,张荣华一大早就出发,步行十多公里山路,给小毛球买回一包奶粉。嘿嘿,这下对她口味了——小家伙喜欢吃奶粉。
张荣华先是用奶瓶喂,过了几天,小毛球就开始自己抱着奶瓶喝牛奶。她活过来了,夫妻俩给她取了个名字——猫猫儿。“你看嘛,那样子长得多像猫。”张荣华甚至幻想她长大后给家里抓老鼠。可万万没想到,这只“猫猫儿”竟然是只大“老鼠”。
一包奶粉一周就吃完了,张荣华又给她买85元一筒的婴儿配方奶粉。“三鹿”婴儿配方奶粉出事后,张荣华吓惨了,再不敢给她买“三鹿”。幸运的是,猫猫儿没出事。直到一月前,“猫猫儿”才断奶。这个靠种地为生的贫困家庭,前后为小家伙买奶粉就花去800多元。
“我的女儿小时候都没吃过奶粉。”黄权洪有时埋怨妻子将“猫猫儿”宠坏了,可每次他一说,张荣华就朝他瞪眼睛。
她喜欢“日出而归,日落而出”,夫妻俩改变她的“不良”习惯,没成功。
小毛球慢慢长大,越来越顽皮,睡觉要睡在主人的被窝里,和张荣华贴着身子。因为怕把小家伙压着,好几次,黄权洪都被“赶”到另外的房间睡觉。
女主人干活回家,她不知从哪个旮旯跑出来,跳到张荣华身上,死死抱着她的手臂,然后用小牙齿轻轻咬,一个劲往主人身上蹭。然后,她跑开,边跑边回头看,等着主人去追。
“每次我一唤猫猫儿,她就吱吱叫着跑过来。最可爱的是她飞的样子,再高的树,她都能一下子从上面飞下来,就靠身上的‘翅膀’。”张荣华说。
3个月后,“猫猫儿”越来越不安分,常常试探着跑到院坝边,朝屋后的大山张望。
作者:
周立
编辑:
李志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