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社会 > 正文
家长"撕卷门"续 多方代表号召为孩子“减负”
2010年01月18日 16:48四川在线 】 【打印共有评论0

相关新闻:

孩子做作业到凌晨3点 愤怒家长撕卷子

"撕卷门"续:孩子埋怨父母告密 同学认为老师很冤

成都"撕卷门"续:教育部门紧急开会重申"减负"

圆桌会议上各方代表观点碰撞激烈

作业“撕卷门” 追踪

“一天卷子两三张,四五节主科霸占整天。六神无主七窍生烟,锻炼时间只有八九分钟,如今学生十分可怜。十天失眠九八日,七六次考试身心疲惫,五官无神四肢劳累,中国教育可算三二流派,这样下去华夏一级危险。”

———“圆桌会议”上,一位家长展示自己初二孩子对当前学习情况的总结。

昨天上午,由教育行政部门有关负责人、教育专家、学生、学校、教师、家长等多方代表共同参加的学生减负“圆桌会议”在本报14楼如期举行。在2个多小时的交流和观点碰撞中,各方代表积极建言献策,并初步拟定了一份《减负宣言》。

1月12日凌晨3点38分,一位父亲给本报打来电话,称女儿做作业做到凌晨三点过,母亲撕掉了女儿的卷子,并致书班主任,“请不要透支孩子的生命”。连日来,本报推出的“撕卷门”报道引起社会多方关注,前后接到200多条热线,甚至在昨日“圆桌会议”举行期间,仍有家长打来电话,就此事发表看法。

圆桌会议·现场

现场

代表争相发言 有争执也有掌声

昨天上午9时许,不少家长代表早早赶往会场。

上午10时,教育行政部门有关负责人、教育专家、学生、学校、教师、家长等多方代表全部到会,圆桌会议如期开始。在围绕学生“减负”相关话题发言时,代表发言都非常踊跃,很多时候,同时有三四位代表同时举手发言。

会议主持者在随机询问“要求给学生‘减负’,老师是否可以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时,现场有4位代表举手赞同不布置作业,约占现场总人数的12%。

4位代表刚一发言,很快引来其他代表的激烈反驳。“个别孩子可能不做课外作业也可以很好地掌握知识,但这只是个别现象,不能因为个别现象就全盘否定课外作业对提高学生能力及教学质量的价值。”

现场,一位家长向大家展示了他读初二的孩子对当前学习情况的“总结”:“一天卷子两三张,四五节主科霸占整天。六神无主七窍生烟,锻炼时间只有八九分钟,如今学生十分可怜。十天失眠九八日,七六次考试身心疲惫,五官无神四肢劳累,中国教育可算三二流派,这样下去华夏一级危险。”“上课老师说:‘这些作业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下课后老师自言自语说,‘但终究是你们的。’”

会场上,各方代表虽然就个别问题及现象有争执,但因为随时有代表提出精彩发言,总能博得现场所有人的鼓掌。

评价

效果很好 期望各方加强沟通

在昨天的会议现场,多位代表对“圆桌会议”的初衷及效果给予肯定。“相互指责或是相互抱怨只能让问题变得更加糟糕,我们各方抱着负责任的态度,心平气和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进行探讨,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可能让一些问题更早被发现并得到解决。”多位代表如是说。

昨日的“圆桌会议”原定时间为1.5小时,但因为各方讨论激烈,会议持续了2个多小时依然有人踊跃发言。通过各方在现场的碰撞、沟通,基本达成共识(见《减负宣言》)。我们各方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景:希望孩子们能快乐、健康成长,并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受各方代表委托,根据昨日“圆桌会议”现场探讨情况,由本报记者执笔初步拟定了一份《减负宣言》。

圆桌会议·宣言

共同担当 让我们携手卸下心里的“重担”

我们有一个共同愿景!

我们希望共和国的孩子能健康、快乐、幸福成长,无论他(她)是男是女,无论他(她)是美是丑,但都能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我们承认,对孩子的教育,有着不同的理解和需求;对于让孩子实现既定目标所采取的方法,我们有着不同的观点和认识;孩子们自身也确实存在差异。而当谈到孩子“减负”这个从上世纪遗留下来的教育问题时,我们会无休止地辩驳,有时会争得面红耳赤,甚至出现指责、攻击。因为这个话题本身过于沉重,它关系孩子的现在,也关系着祖国的未来。

今天,我们抱着一颗负责任的心,围坐在一起。我们正进行沟通交流,我们冷静而理性地思考着。我们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要实现我们的共同愿景,各方都必须为之努力而非相互指责。

对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我们应广泛听取一线师生的意见,持续深入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我们要理性稳妥地推进教育改革,但不折腾,更不搞所谓的改革“花架子”。随着家长及学生对教育多元化需求日趋明显,我们必须努力让喊了多年的“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真正落到实处。在减少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我们也要帮他们减去对考试的恐惧、对作业的反感,也为同样被考试和分数束缚的老师、家长“松绑”。

对于学校管理层及一线老师,我们必须要有一颗真正负责任的心。我们的工作,关系着无数家庭的未来。我们要接受来自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指令及业绩考核,也必须面对孩子及家长对教育的差异化需求。有时候,各方需求完全不同,甚至背道而驰,无法一一满足。有时候,我们可能遭遇巨大无比的压力或是委屈,但我们至少可以努力去沟通。只要我们认真努力,就一定会做得更好。

对于家长,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到底要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人生和未来?或许我们想不明白,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孩子的成长,并不应该是学校“一肩挑”,作为监护人的我们,还应该做得更多更好。对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必须理性看待,我们的心态应该尽可能保持平和。我们不要一面抱怨孩子负担太重,一面又安排他们去参加他们自己并不愿意参加的各种培训,对他们提出上名校的苛刻要求。我们必须意识到,这种“自相矛盾”的言论及要求,起到的只能是雪上加霜的效果。

对于学生,我们要逐渐明白,学习是我们自己的事情,也是每一个人成长所必须经历的。它将伴随我们漫长的人生。在老师及父母的帮助下,我们要学会自立,我们要培养自律。当我们做作业时,我们的注意力要集中。我们不能照搬同学的作业,也不要笔下练着习题,眼睛却盯着电视,心思想着游戏。

……

或许,我们各自还有很多很多想说的话,或许,我们还有更好的意见。在孩子们未来的成长道路上,我们各方只有敢于担当,坚持改革创新但不折腾,承认个体差异而不跟风,建言教育而不是简单抱怨。这样,我们距离理想状态,才可能越来越近。

圆桌会议·碰撞

“减负”到底减什么?答案越辩越明

不只是减作业量,更多是减心理压力

昨天,参加“圆桌会议”的各方代表围绕学生减负话题,进一步展开了探讨。随着探讨的深入,部分此前仍存争议的话题开始变得清晰。

问题一:

老师能否不布置书面课外作业?

不能,作业最重要的是讲“质量”

现状:“圆桌会议”上,有4位代表提出“自己的孩子完全可以不布置作业”,约占参会总代表人数12%,但是,超过85%的代表认为,布置适量课外作业是必须的。

参会专家代表、市政府督学、川师大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游永恒认为,小学一二年级应该布置作业。课外作业不仅能巩固知识,还能培养孩子自律意识,适量课外作业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也是诊断老师课堂统一授课效果的重要途径。

“减负”热线原话摘录:

某女士:“天天喊减负,大家干脆都不读书了。天天耍,学生就高兴了。古人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孩子们不吃苦,不做作业如何能学到知识?”

李先生:我觉得在学生时代,学生就该承受一些压力,吃一些苦。谁都希望不劳而获,但不吃苦又怎么可能有收获呢?

刘先生:我觉得有的孩子就适合题海战术,我娃娃以前数学不太好,后来长期训练做试题,成绩提高了不少。

观点综述:布置书面课外作业应因人而异;量的多少并非关键,最重要是作业的“质量”。

问题二:

什么样的书面课外作业该“减去”?

面子式、体罚式和攀比式作业该减

现状:哪些作业该减,各方观点至今难统一。昨天的参会代表及数十位家长此前通过减负热线反映,目前不少学校还在布置一些机械抄背的书面作业。市区某名校学生称,该校英语老师有时候要学生抄写字典。

有家长代表反映,个别学校为了“面子工程”,让一些小学生抄写、背诵“弟子规”等。

对此,一位教师代表称:“不是我们想给学生布置这些作业,有些学生不记,老师实在没法,只好叫学生抄,通过这种笨办法让学生加深印象。”一位高三毕业班的数学老师则称,“学生课堂听懂不一定代表就会做题。现在的教材很简单,大多数学生都听得懂,但拿到题还是做不来———必须做题!”

“减负”热线原话摘录:

李学生:我们英语老师经常让考试不及格的学生抄写试卷,老师说只有多次抄写才能加深记忆。但是,有的同学实际是找“抢手”代为抄写的。

观点综述:大部分代表建议,多布置一些可以巩固知识点并能转化为能力的书面课外作业;对于完全超越学生能力的作业,老师要允许学生可以放弃;个别学校布置的“面子工程作业”应酌情减少;反对体罚式抄写;反对攀比式布置作业;反对只布置作业但不认真批改;不要对任何学生都采用简单的题海战术。

问题三:

在作业差异化需求下咋“减负”?

把握总量,体现差异,不搞一刀切

现状:成都市教育局文件规定:各学校务必严格控制课外作业量。

而曾对减负进行专门统计研究的西南交大龚晖教授称,从上世纪到现在,教育部门的“减负”运动已不下10次,但屡减屡挫,屡挫屡减,实际效果是“越减越累”。

专家代表游永恒认为,社会普遍呼吁给学生减负,出台相关“减负令”是教育主管部门没有办法的办法,虽然效果不一定很好,但改革精神必须给予高度评价。给学生减负,不仅仅是减作业量,更多应该从心理上减压,实现“让孩子们快乐学习”才是减负的真正目的。

“减负”热线原话摘录:

徐女士:某中学初中部初一一名英语老师,因班上个别学生成绩不如意,让全班学生不吃饭。

吴先生:我孩子每天做作业都要做到晚上12点,我们这些家长想说却不敢说,万一得罪老师不是更麻烦?

观点综述:必须承认不同学生及家长对作业量需求存在差异,学校及老师应把握总量、体现差异;老师布置课外作业不宜“一刀切”,个别家长若坚持不让给孩子布置作业,应和学校方沟通;教育行政部门的减负令也不宜“一刀切”。

问题四:

说到底,“减负”究竟该减什么?

“减负”最应该减“心理负担”

现状:目前几乎所有学校都是施行“班级制教育”,同一个班上,学生及家长的学习诉求存在一定差异。但是,如何让成绩不好的孩子同样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对学校及老师的评价机制如何才算科学?

“减负”热线原话摘录:

杨先生:我认为学校是学习基础知识的地方,不是为了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为教授、科学家,不一定要求他们考入名校,关键是要有一个专长。

费先生:从近日热播的“阿凡达”可以看到,别人的想像力有多丰富。西方孩子中学在干什么,我们又在干什么?我女儿初一也是做作业要做到十一点过,我专门请了一个老师帮她做作业,我希望女儿有更多时间培养她的创造力、想像力,成绩并非最重要。

观点综述:对学校教育的差异化需求日趋明显,各方对学校教育及主管部门的要求越来越高;减负本质应该是减掉精神负担,并非简单的作业量;学校教育需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对学校及老师的评价应尽早引入“增量评价”(孩子能力提高情况),适当降低升学率在评价体系中的比重。

新闻背景

从“撕卷门”到“圆桌会议”

显然,“撕卷门”事件不是一个个例。许多家长都在电话中讲述了孩子做作业做到深夜的经历,为孩子心疼不已。

但也有人打电话过来痛骂记者多事,认为学生作业多是天经地义。

有愤怒、有指责、有疼心、有思考。本报将所有的情绪都在报纸上进行了充分表达,就是希望把这个一直隐而不发的问题摆到台面上来,引起各方重视。很多学校开始根据家长的意见进行自查自纠。

1月15日,本报稿件见报后。作为“撕卷门”当事学校的教育主管部门、青羊区教育局也紧急召开了校长会,再次重申和强调减少学生课业负担。青羊区教育局副局长徐江涌在接受记者专访时称,此事给他们留有启示也有现实尴尬。

同时,有很多有识之士提出,减负,并不是单纯地控制学生作业量,更不是干脆就把作业本甩到一边,在减少作业量的同时,如何提高作业的质,成了他们关注的焦点。

在这种情况下,本报发起并举办了“圆桌会议”,将教育界的代表、家长,学生请到了一起。教师有教师的尴尬,家长有家长的需求,学生也有学生的想法。所有的碰撞在一起,尽管不能为“减负”找到根本性的解决方案,但只要坐在一起,彼此沟通,彼此了解,减负就会迈出实质性的第一步。

代表分布

专家:川师大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游永恒、西南交通大学龚晖教授……

教育行政部门:成都市某区教培中心主任……

学生:来自成都二十中、树德中学、列五中学的学生……

家长:川大老师陈先生、律师龙先生、一家教培训中心教师保先生……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孙鹏 王冕   编辑: 谢灵珏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