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樊抛尸事件背后:殡葬利益纠葛(图)
2009年07月08日 04:10新京报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蔡贤刚是从2006年开始,以一年三四万的价格承包了市中心医院的太平间。

市中心医院副院长孟明全说,当时为减轻医院的财政负担,医院先后将食堂和太平间等部门承包了出去,“而且,医院正式员工也没人愿意管理太平间。”

在襄樊,不只是中心医院将太平间“外包”,其他医院也如此。

钟付安说,2004年他从中医院以9000元/年的价格将太平间承包了。

市第一人民医院虽然名义上聘用蔚圣广管理太平间,但并不给蔚圣广发工资,医院新闻发言人宁宗强表示,“太平间的收费包含了他的工资。”

一名太平间承包人说,由于殡仪服务利润丰厚,“没有关系的还承包不上。”

殡仪馆收入缩水过半

太平间承包者能帮家属运遗体至家中办白喜事,顺应民俗且收费低廉,从而赢得市场

蔡贤刚除了承包市中心医院的太平间,还和妻子在医院大门正对面经营一家丧葬用品小店。小店十几平米,堆满花圈寿衣,只留个窄窄的过道。门口大大的牌子上写着寿衣二字。

附近经营丧葬用品生意的都说,蔡贤刚的生意是他们中最好的。

有一丧葬用品经营者说,那些太平间的承包者生意之所以好,是因为他们能第一时间得知人员死亡的讯息,各科室会第一时间通知他们,这样他们就有机会最先揽到生意,其次是他们给家属的印象是医院的工作人员,所以,家属更信任他们。

“白喜事”在襄樊是一项很重要的习俗,这类事在街头很常见,尤其在远离主干道的巷子里和2000年前建的小区里。

家住老城区的出租车司机刘师傅说,在当地办“白喜事”时,搭灵棚、放鞭炮、烧纸钱,少了一项当儿女的心里就不舒服。

“还要吹吹唱唱到深夜,且连办三天。”家住襄城区陈侯巷的李大妈说。

“除了国家公务人员,一般人只要不制止,都倾向于在家搭灵棚办丧事。”襄樊殡仪馆馆长曾庆中说。

曾分析时还说,相反,殡仪馆过于安静肃穆,则不符合市民办“白喜事”的习惯。其实殡仪馆各方面的整体服务价格并不高于私营殡仪服务,就以冰柜费为例,殡仪馆的租赁价格是每小时5元,一天也就120元,而各太平间则推出200元一天的价格。

“总体算下来,大家价格是持平的。”曾说,“但很多人并不了解,就被太平间经营者说服购买他们的服务了。”

记者还从三家医院了解到,医院一旦有人去世,只要病人家属不要求殡仪馆来接,当值的医务人员就会通知太平间先将尸体运走。

“病人家属会理所当然认为太平间是医院管理的,愿意听太平间的安排,太平间的生意很红火。”市第一人民医院对面一家寿衣行的老板李丽(化名)说。

襄樊殡仪馆书记黄民兵告诉记者,“每年去世的人中,来殡仪馆办丧事的有五成就不错了。”

行政执法难敌民风民俗

襄樊曾严查乱搭灵棚现象,但无疾而终;该市民政局一副局长表示,强令民风改变效果不好

对于殡葬业的市场化,殡仪馆馆长曾庆中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蔡贤刚抛尸表明了太平间承包者只为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对生命尊严的尊重。

“而且运输遗体时要防止尸体污染和传染病菌的传播,私人殡葬服务、在家搭灵棚都无法做到这点。”曾庆中说。

襄樊殡仪馆也曾想过规范殡葬市场,但无疾而终。

襄樊殡仪馆的另一块牌子是襄樊殡葬管理处。管理处原本负责统筹全市的殡葬工作,包括联系各医院的太平间,但医院将太平间承包给个人后,管理处也无计可施。

“我们是事业单位,没有执法权,根本没法管理殡葬中的乱象。”黄民兵说。

殡仪馆的主管部门———襄樊市民政局也曾开展过整治工作。

在2006年底,由市民政、城管、公安、卫生、质监、林业、国土资源、监察等9部门协调进行殡葬管理整治工作。次年3月,当地还成立一个联合执法大队,严厉查处乱搭灵棚、乱奏哀乐、乱放烟花爆竹等行为。

2007年襄樊市民政局、市卫生局联合下文,规定除殡仪馆外,禁止其他个人和团体从事遗体运输活动。医院太平间等场所不得从事整容、化妆、出租冷藏棺、出租灵棚和出售丧葬用品等与殡仪有关的经营活动。

整治活动中,有部分市民不配合,甚至有人曾在市政府大门的正对面,搭灵棚奏哀乐。

当地一丧葬用品经营者说,当时执法大队的执法范围只是在城区,不包括郊外。

联合执法大队的整治活动只持续了半年。

襄樊市民政局给出的原因是,其他部门都有各自的工作,不可能一直配合民政部。

随后襄樊市殡葬混乱的情况逐渐恢复。

襄樊市民政局主管殡葬事务的张媚副局长也认为简单的行政手段不是一个好办法。她说,“殡葬习惯关系到民众感情,强制的手段效果并不见得好。”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贺庆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