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老顽童”走红网络
2009年06月24日 19:59荆楚网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他的网名叫窦尔顽,他爱恶搞爱耍贫,熟知网络语言和火星文,如果不是自己曝光了自己的照片,谁也想不到,他居然是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年过六十的老教授王迅,头衔众多:“新中国的第一位考古学博士”、“夏商周历史研究专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补要村遗址’发掘与研究工作的负责者”……

标题党:没卖过一块猪肉

只要没课、没有野外挖掘,王迅习惯于长期挂在论坛上——他拥有2个以上个人博客、6个以上论坛版主身份和北大未名BBS的知名ID窦尔顽。平均发帖量一天上百篇。

采访约在6月13日下午。当我们还在路上的时候,王迅就在北大未名BBS上发帖了。其中一个是《我挥一挥衣袖,没卖过一块猪肉》,在帖子里他是这样说的:“等一会儿,3点30分,有女记者和摄影师来采访我。我女儿反对说:别接受采访,他们为满足读者的猎奇心理,如同以前报道北大中文系某生卖猪肉!北大教授上网灌水,相当于北大毕业生卖猪肉。伊又讲了好多道理。我回答:照接待不误。古有樊哙、张飞等英雄卖猪肉,今有北大学子卖猪肉。卖猪肉并不卑贱。即使如此,你爹我还没落到卖猪肉的地步啊,我挥一挥衣袖,没卖过一块猪肉。”

BBS上的网友开玩笑地问,“重点是女记者啊!是美女吗?”窦尔顽则在下面回应:“大大的美女!”

等我们到达他家开始采访的时候,他乐呵呵地告诉我们他刚刚发的“猪肉帖”。“您这简直就是标题党!”记者说。“对啊,我就是标题党!”他懂极了什么样的帖子能赢来关注度。

他熟知包括标题党、 、 在内的网络词汇,他的帖子,哪里热闹就在哪里发。单凭他在帖子里说话的语气,你真的想不到他年过六十了。他还称自己的老伴为“我mm”。

逗你玩:有时像个90后

王迅教授的ID很特别,叫窦尔顽,别人问起这个ID的来头,他说,就是把“窦尔敦”和马三立的“逗你玩儿”结合起来了。

他发在论坛上的帖子大部分时间都充满了“玩儿心”。有些很怀旧,比如《儿童节,我的饼干呢,我的蜜糖呢?》听起来像出自一个个已经长大了却又不甘心长大的年轻人之口。有些很思辨,比如《玻璃时代》,“我认为,人类的历史经过的时代只有: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玻璃时代。”听起来又像是考古学院经常有叛逆言论的学生。“您上课时会用网络语言吗?”“用得不多。偶尔会说,这是个什么东东?”话还没说完,自己先咧开嘴笑了起来。“据说您还被认为过是90后?”“是啊,因为我有时发帖就用火星文。我有一个火星文转换器。发出的帖子看上去很脑残。”他神秘兮兮地打开他的火星文转换软件,有点小得意。

爱热闹:跟年轻人说话没大没小

为什么这么爱混论坛?他的答案是,好玩,比现实生活更容易放得开。

现实生活中的他也很爱“搞笑”。著名的一个段子是他跟薄熙来的妹妹开的玩笑。“当时她已经上了硕士了。她说我也要考博士。我说你姓薄,不管怎样你都是‘薄氏’:将来嫁给了姓张的就是‘张薄氏’,嫁给了姓王的就是‘王薄氏’,又何必要做‘薄博士’呢?她听了我的话茅塞顿开,后来就没考。”他在接受一家校园媒体采访时讲到过这个段子。

网络这个自由自在的大本营让他的幽默细胞和贪玩本性更方便扩散。一开始是在知青网上跟老三届混,“后来觉得没意思,他们说的话题都围绕自己的孙子、孙女,不好玩。”他说,于是,“转战北大BBS,都是年轻人,大家跟我说起话来也都没大没小。”

大概他喜欢的就是这种没大没小的感觉,“觉得自己年轻多了。”于是,从去年5月份,因为地震跟大家的频繁讨论而开始他在北大未名BBS上的“灌水生涯”,一直到去年年底,窦尔顽这个ID因为发了3万多帖,被推为年度头号“大水车”。

如果不是他太贪玩,放上自己的搞笑照,说不定他还能继续在BBS上伪装“80后”、“90后”。

照片中,他用风衣上的腰带把自己胳膊反捆起来,紧靠在大树上、表情严肃地做“英勇就义”的姿势。看过照片的网友,纷纷大喊被“雷”到了,同时也被考古学院的学生一眼发现:这不是我们学院的王迅老师吗?

现在,尽管大家都知道了窦尔顽ID后的真实身份,在网络上依旧没大没小地喜欢着他,热衷于当他的粉丝。在今年北大研究生新年联欢晚会上,王迅作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代表登台表演了一个小魔术。只有一分钟,同学们却尖叫连连。

对他而言,他的论坛生涯何尝不像一场魔术,自己享受着返老还童的惊喜,让别人尖叫连连。(据《青年周末》)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感动同情无聊愤怒搞笑难过高兴路过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汪敏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