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管谋变管罚合一 拟改变“打手”形象(图)
2008年09月26日 05:51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日报 】 【打印

城管局正在试图找准城市管理和市民需求的契合点,改善公众形象。 郭长荣摄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今天挂牌

管罚合一城管谋变

城管局正在试图找准城市管理和市民需求的契合点,改善公众形象。郭长荣摄

与马路对面喧闹的广州火车站广场相比,位于越秀公园旁的环市西路204号大院平日显得很宁静,只是偶尔会有车身上喷涂着“城管执法”字样的车队鱼贯而出。大概没有太多市民知道,这里就是羊城数千城管“大军”的“大本营”。从今天上午起,这座大院门口悬挂的“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支队”牌匾将被“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取代,而无论是这座城市的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都希望这次变化的,不仅仅是一块牌子。

执法之路由迷茫到清晰

在铁路另一端的广州火车东站,45岁的城管中队长梁伟雄今天依然要到广场巡逻。作为全市首批城管队员,在过去的23年里,类似今天这样的变化,他经历了多次。

“我记得头次穿上城管制服是1985年3月,那个时候帽子上连个国徽也没有,只是一朵红棉花,我和同事都觉得名不正言不顺,不知道前面的路会怎样。”回忆起当初的情形,梁伟雄用了“迷茫”这个词。

与梁伟雄一样,面对城市急剧发展、人口大量聚集以及随之而来的脏乱差,广州的城管执法机制也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1985年,广州成立了最初的城市建设管理监察队伍,承担城市建设和管理的7项任务;1987年更名为广州市城市管理监察大队,承担建设、环保、交通领域10项执法任务;1992年市政府下发文件将执法任务扩展为12项;1996年8月,这支队伍终于确定了2000人的编制,但名称又改回城市建设管理监察支队。

与此同时,由于城市发展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具有多样性,广州的市容环卫、城市规划、绿化、环保、工商、市政管理等部门也都建立了相应的执法部门,最后造成“多头执法、推诿扯皮”等执法扰民的现象。广州市民口中开始流传“7个大盖帽管不住走鬼一顶小草帽”的顺口溜,指的就是这一机制带来的尴尬。

其实,这也是当时全国城市的普遍困境。为解决这一难题,1997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市宣武区率先拉开了全国城市管理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的序幕。1999年9月28日,作为首批试点城市之一,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支队正式挂牌成立,集中拥有了市容环境卫生、城市规划、城市绿化、环境保护、无牌摊贩管理、侵占道路管理等7方面的行政处罚权。

“这段时间里,我们的帽徽也由红棉花变成带国徽的图案。”梁伟雄说,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变化,但在城管队员中却引起了轰动。

付出辛劳公众却不买账

去年9月3日清晨,年仅45岁的李志军猝死在家门口。此前,身为市城管支队夜间执法队副队长的他已经连续上了65天夜班。

李志军的“过劳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州城管的现状。

经过数次调整,今天的广州城管支队已担负了12个部门的207项行政执法任务。在近年来广州开展的创模、创卫、创文等活动中,手握如此多执法权的城管队必然成为披坚执锐的尖兵。

据统计,仅2005年至2007年3年间,市城管部门共取缔乱摆乱卖114.9万多宗;取缔无证照生产经营点共120899户;整治五小行业店铺71050户、引导办证41761户;清除乱张贴4507万张;制止新违法建设200多万平方米;清拆违法建设近400万平方米。如此庞大的工作量背后,广州城管部门的编制始终只有2000人。

然而,让城管队员感到郁闷的是,他们觉得自己的付出并没有得到理解。

李志军去世后,广州市委追授其为“优秀共产党员”,市政府追记二等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苏泽群表示,希望李志军的死能改变一些人对城管的不良评价,多帮助城管执法。

可是与官方的愿望背道而驰,在网络上公众并没有给予这位城管副队长应有的同情与尊重。在某大型门户网站上,从9月4日1时13分到2时48分,短短一个多小时里,3051条网民跟帖几乎全是幸灾乐祸、令人心寒。

集中执法终结了多头管理的尴尬,却也把城管推上了众矢之的的风口浪尖。

推荐阅读:

女士装扮过于清凉 公交车摄像头下遭遇走光尴尬

装有摄像头 男子洗桑拿更衣室换衣服遭遇裸拍

路边摄像头疑被恶意操控 女子洗澡被"直播"(图)

更多精彩新闻 进入社会频道>>>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袁丁曾雅   编辑: 李志题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新闻图片花花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