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标签: | [丈夫拒签手术单致孕妻身亡] |
中新社北京十一月二十八日电 京城医者看“孕妇死亡惨剧”:背后反映深层问题
中新社记者 沈嘉
本月二十一日发生在北京某医院的人伦悲剧引起各方关注。湖南籍男子肖志军因拒签妻子(后证明双方未缔结婚姻)李丽云的剖腹产手术同意书,医院里卅多名医护人员在劝说无效且抢救不及下,眼睁睁看着怀孕九个月的李丽云死亡,一尸体两命。
就此事件,本社记者采访京城数家医院,从医者角度观察这一事件及背后隐埋的问题。
已尽责 医生一己之力难回天
协和医院见习医生刘温(应被访者要求化名)虽不属妇产科,但她和同事们也曾在私下交流对“孕妇事件”的看法。“我认为当事医院和医生是尽责了的。他们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过,但上级批示必须签字才能手术。如果主管部门的批示是能做,我是当班医生的话我肯定做,如果批示不能,我肯定不做。”刘温说。
“有人指责医院和医生的问题,但却没考虑到,假如医院强行给孕妇手术的后果是什么?如果手术后患者发生意外或者效果不好,医院、医生会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刘说,“退一步说,一个手术也不是一名医生能作主的,必须包括其他医生、麻醉师,护士等一起完成,像这样紧急的情况,就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指令。”
“我不愿意设想自己遇到这样的情况,平时压力就很大,想到这个会更心烦。”刘说。
非个例 医患之间信任危机
北京海淀区某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医生许安桥这几天从媒体上看了不少关于此事件的讨论。“这确实是医院的无奈之处。”许说,“我要说的是,孕妇死亡事件不是个例。”
几天前许所在的科室也收治过一个外地打工者,气胸压缩了百分之五十。“我们跟他家属说要胸腔切开引流,要签名,但病人就是不理解,坚决不签。”许回忆当时的情况说,“我们也毫无办法。最后病人自动要求出院。医生都很不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不治疗?”
“说到底,这还是我国在医疗医患之间仍不能沟通的后果。”许说,“如果我遇到那个男子和孕妇的情况,我也只能选择同样的方式。”
“我有时也困惑,在社会大环境下,医生向左走也不行,向右也不行,都会被骂。”许说。
老故事 炒作背后隐埋的真问题
在北京某知名妇产医院徐医师看来,孕妇的死亡是个悲剧,没有任何人愿意看到。“这本来是关于医改、医患关系、医疗制度的老故事,但却以一种比较极端的方式显现。”徐说,“现在媒体关于这件事的报道很多,各种声音都有。很多观点看似是有道理的,比如有专家开始宣扬生命权和法规的优先顺序,有人建议修改医疗规定等。”
“但要知道,讲大道理是容易的,但在对医疗界的情况并没有深入的体会时,很多道理能煽动人的情绪,却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徐说。
徐的身边也有医生朋友说,这件事对医疗界可能是个好事,但她表示,自己不是这么乐观。“医疗界的问题、医患关系不是靠法律上的完善就能解决的。就手术签字来说,这个规定本身没有什么问题,是为了尊重患者及其家属的知情同意权。这个规定要是改变了可能会引起更大的问题。而且事件本身的症结也不在于这个具体的规定。”徐说。
对于医疗界,外界一直有比较多的批评。但徐认为,无论是法学家还是媒体记者,都不太可能比中国医生自己更懂医疗系统存在的问题。“事实上,对于现有医疗体制的问题,中国的医生有非常深刻的自我反省。”她说。
“现在媒体报道很多,对某些问题的引导可能让人们忽视了一些重要的问题。如果说这件事有好的一面,我希望是能让大家来正视:我们的社会希望拥有一个什么样的医疗环境,我们的政府和每个人应该为此做些什么。”徐说。
相关新闻
编辑:
霍吉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