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与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就《知音》杂志涉嫌侵害演员赵鸿飞名誉权一案召开了“公民隐私权、名誉权保护问题研讨会”。
著名律师陈旭主持了本次研讨会,与会的专家学者有:王力(著名决策咨询专家、另类思维学者、北大客座教授);徐家力(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许兰亭(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张颖(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党委书记);张卫英(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侵权法讲师);王霁霞(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人身权法讲师);王丽梅(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同时,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的学生也踊跃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案件背景:
《知音》杂志于2008年6月月末版在显著位置刊登了一篇题为《北漂女孩午夜梦魇,约会明星男友哪有前路》的文章,以一个天津的凶杀刑事案件为基础,故意编造男演员李晨枫(化名)与女主人公陈丽阳(化名,北漂,毕业于北京一家影视学院表演专业)的绯闻事实,文章不仅恶意贬损男演员的人格,还将男演员描写成为一个无情无义,且道德败坏的无耻之人。
由于该文章描述的刑事案件因涉及个人隐私,法院不公开开庭审理的该案件。该文章作者系天津市公安局干警,该警察通过职务的便利获得刑事案件信息资源,为获取稿费利益,把这样一个不公开开庭审理的案件刊登在《知音》杂志上。并且,《知音》文章最后记载,发稿时警方刚将案子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然而,从程序上讲,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刑事案件在未经法院审判以前,天津市公安局干警是没有权利公开案件的,案件此时还处于保密阶段,文章作者作为警察是明知违法而故意行之,且不说涉及个人隐私依法不应公开的案件了,其结果就是给赵鸿飞和已故的受害人带来了无法弥补的巨大伤害。
文章一经刊登,便被各大网站刊登和转载,尽管该文用的是化名,但文章的故事背景,让广大读者很快认定该男演员即赵鸿飞。谩骂之语不堪入耳,给赵鸿飞的名誉造成了极大的损害,而受害人的父母也因文章的披露,再次经历无法承受的精神痛苦。
赵鸿飞
编辑:
fengf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