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许昌土地整理中心主任大搞权钱交易落马
2009年06月04日 10:23检察日报董四化等 】 【打印已有评论0

黄恩平在法庭受审。

如果不出意外,再过几年,他就退休安度晚年。但他却被土地开发商的糖衣炮弹击倒了。在给检察院反贪局长的一封悔过书中,他写道———“这些天,我在怀念狱外美好生活”

工作之初,他能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但在土地开发商糖衣炮弹的进攻下,这位河南省许昌市国土资源局原土地整理中心主任兼地产交易中心主任大搞权钱交易,沦为金钱的“奴隶”,临近退休却在铁窗里“安度晚年”。 如今,入狱半年的黄恩平心潮起伏,痛悔不已。“我今年50多岁了,母亲、岳父母都已80多岁,不能尽孝,追悔莫及。出狱后年近花甲,身无分文,无着无落,悔不当初。”

工作之初

走在河边不湿鞋

出身贫寒,靠着自己的努力和勤奋,一步步走上仕途,而后在物质利益面前迷失方向,大搞权钱交易,一步步滑入腐败深渊。这是绝大多数腐败分子的人生历程和堕落轨迹,黄恩平亦不例外。

他1976年12月入伍,复员后到许昌纺织品站工作,先后担任业务科科长、业务副经理。其间,经常有人给黄恩平送钱、给回扣,因为年轻,又经过部队大熔炉的历练,还是本地商业系统最年轻的业务副经理,权衡利弊之后,黄恩平还能够保持足够的警惕和清醒,做到了“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

1994年5月,黄恩平调到许昌市国土资源局工作。一开始,他严格要求自己,清白做人、踏实做事,自然得到领导和同事的好评,1996年7月任地产交易中心副主任,1997年5月任国土三所所长,1998年12月在地产公司任负责人。2002年地产公司改名为土地整理开发中心后,黄任主任。

作为一个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基层领导干部,黄恩平深知这一切来之不易,他对自己严格要求。刚担任地产公司经理(土地整理中心前身)时,他负责许昌第二内燃机厂和周边居民的搬迁,经手资金近千万,但他从没有非分之念。爱人在医院上班,工作体面稳定;儿子考上了研究生,前程似锦,一家三口,其乐融融。而且再干上几年,黄恩平就可以平安退休,安享晚年,为自己的一生画个圆满的句号。可惜的是,黄恩平担任土地整理中心主任职务后,心态悄然发生变化。

土地整理中心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土地整理项目的招标工作,黄恩平在工作中渐渐发现一个现象:土地整理项目干起来非常简单,合同金额几十万元的工程项目,租赁一台挖掘机、几台推土机,十天八天就干完了,就能大把大把地赚钱。想到自己工作辛辛苦苦却挣不了几个钱,黄恩平的心理渐渐失衡,进而产生了如何在工程项目中捞一把的想法。

无独有偶,有这种想法的不止黄恩平一个人。

三个“土地爷”

收受贿赂心照不宣

按照许昌市国土资源局的规定,土地整理项目应先由耕保科负责立项,经局办公会研究决定后,再经土地整理中心招标。这意味着,在土地整理项目上,不仅黄恩平有一定的“发言权”,时任耕保科科长的尚某、主管副局长李某等人也有决定作用,产生利用职权土里掘金想法的人不止黄恩平一个人了。

2004年上半年,时任耕保科科长的尚某(另案处理)找黄恩平商量,“你们中心的土地整理项目我给你们找个人干吧。”黄恩平说:“这事得给副局长李某(另案处理)说,我不当家。”尚某看黄恩平没有拒绝的意思,就进一步许诺说:“工程如果让这个人干了,他给李某和我们两人15%的工程款提成。”

黄恩平想,李某是局领导,曾在纪检部门工作多年,应该清楚这事的性质和后果,他敢要,我为什么不敢要?即使出了事,凭李某的关系和能量也许能摆平呢!想到这里,黄恩平一颗忐忑不安的心踏实了,就对尚某说:“你给李局长说吧,看他怎么说。”

几天后,黄恩平去李某办公室汇报工作。李某说:“尚某找过我,承诺说土地整理项目如果给张某干,张某给咱们三人每人5%工程款的回扣,你看行不行?”黄恩平说:“行,不过这些项目要先经过我们整理中心,中心提取10%的管理费后,再给土地开拓整理队(隶属于土地整理中心),土地开拓整理队提留15%的利润后,再让张某干。”

就这样,土地整理中心2004年以后的大部分项目都由张某承揽。检察机关侦查证实,2004年至2006年,张某共承揽土地整理中心14个项目,工程款合同金额602万元,赚了个盆满钵满。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张某没有忘记给他带来巨额财富的黄恩平、尚某、李某等人,工程款划拨到账或结算后,张某就及时兑现回扣15%工程款的承诺。两年内,他分五次把90万元好处费分别给了黄恩平、尚某、李某三人。

案发后,黄恩平交代:张某承揽的14个项目,其中9个经过了土地开拓整理队,11个未经过招标就给了张某,其中又有两个工程分别是尚某、李某老家农村的项目,没有经过土地开拓整理队,土地开拓整理队也没有提取15%利润,而是留给了张某。但是,尚某、李某想给家乡办好事,落个好名声,就让张某出钱把村里的路修了修。有三个金额约110万元的项目合在一起招标了。由土地整理中心请招标公司在报纸上发公告公开招标,但投标没有其他公司报名,报名的三个公司都是张某找的。

<< 上一页12下一页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感动同情无聊愤怒搞笑难过高兴路过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董四化 王凯 张剑时   编辑: 李志题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