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兴华案迟迟不判 律师有充分理由疑其精神分裂
2006年12月19日 14:37投票数: 顶一下

有消息称,震惊全国的邱兴华杀人案将于18日二审宣判。但到昨(18)日,二审已过去10天,邱兴华的二审辩护律师张桦依然没有收到陕西省高院的宣判通知书。

不过,这个结果反倒让焦虑不安的张桦看到了几丝希望。“如果放在平时,二审宣判通知书早该下达了,死刑也应执行完毕。”张桦说,但显然这次不同以往。

张桦认为,一方面邱兴华连杀10人,抢劫时又致1人死亡,民愤极大,不
杀不足以平民愤;另一方面各界专家不断呼吁对邱兴华做司法精神病鉴定,而一旦鉴定证明邱兴华有精神疾病,陕西高院最终怎么判,这是一个从没有遇到过的难题。

北京陈志华律师事务所的律师陈志华,曾受到邱兴华的妻子委托,向法院提出担任邱辩护律师的请求,但被法院以种种理由婉拒。而在此之前,陈志华曾对邱兴华的成长、个性及家庭史等进行了仔细的研究,还曾与邱的妻子进行了长达5个小时的详谈,当记者电话采访陈律师时,他向记者详细道出了他对邱兴华的身世经历调查和精神研究情况。

身世经历

■家庭病史近亲4人有精神病

邱兴华在家排行最小,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在其7岁时父亲去世,27岁时母亲去世。邱的母亲精神不正常,终日自言自语,有时还不吃饭。据了解,邱的母亲从未到医院看过病,村里及周围的人都知道她精神不正常。

而邱的外祖母精神不正常,是个“癫子”,经常在河坝旁自言自语,边说边哭,要找别人算帐等,最后死在河坝里。邱的亲表哥(母亲哥哥的儿子)精神也不正常,现在仍健在。也是经常自言自语、自笑、捡拾地上的脏东西吃,并且脾气暴躁,经常打孩子,现在,其表哥的儿子也有类似表现。

■性格特点

性格随和结交甚广

据陈志华了解,邱兴华自小做事认真,凡事一定要干好,学习成绩很好。初二时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但跟同学关系很好。

邱性格随和,结交甚广,曾认下多门干亲戚。在外人面前,邱兴华也很少发脾气,受到欺负时,尽管心里恼火,却一般不会外露。同时,邱兴华爱看小说,常把自己与曾受"胯下之辱"的韩信作比。他常说的一句话是:不怕36岁死(韩信卒年),就怕死后无名。

据小学老师邓国凤介绍,邱兴华“老实,一点也不坏”,不过经常穿一双草鞋;每当家里能吃上米饭(当时条件艰苦,平常只吃粗粮,米饭很难吃到)时,总不忘将她喊过去一起吃。

■工作经历

发生案件先成“怀疑对象”

邱兴华毕业后,学会了修电机技术,属于农村的“能人”。主要靠为别人修理农用机械而生存。但是农村普遍认为农民应以务家为主,故邱被周围人认为“不务正业”。当地每每发生案件,邱兴华总是容易成为怀疑对象。上世纪80年代,当时村里的广播线因事故掉了,邱兴华捡回了家,被派出所拘留15天。他还曾因为“走私黄金”、“拐卖妇女”、“偷铁路设施”等罪名三次被抓,但事后被证实与他无关。

■婚育情况

婚姻曲折感情尚可

邱与妻子何冉凤自小在何家梁院里一起长大,1985年结婚,何生于1965年,小邱兴华6岁。婚后夫妻感情还算“可以”。

据何冉凤介绍,“邱人还可以,否则我也不会和他结婚。”尽管生活困难,有时也会因孩子发生争吵,但基本上没有大的矛盾。家庭主要靠夫妻共同打工过活,收入一般。婚后生有三个子女,二女一男。邱以往对三个孩子很好,孩子也很喜欢他,这一点可以从案发后孩子的言语中表现出来。

虽然贫穷且“不务正业”,但邱兴华的婚姻却充满了曲折,并因其“靠法律武器”取胜而闹出了颇大声响。然而尽管如此,邱在以往反而对岳父母没有太多的怨言,认为“不应怪他们”,甚至在何冉凤对此不满时还进行劝导。

« 前一页12后一页 »
   编辑: cz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TAG:

    (*添加多个TAG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