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主义者林毅夫的四次抉择[组图]
2008年03月07日 18:18京华时报 】 【打印

学成依然归国

1979年,林毅夫放弃了家庭、放弃了在台湾的事业,但这一年,他也收获了很多。

这一年,他来到了北大,这里成为他日后生命中的重要地理坐标。

初到大陆的林毅夫,选择到北大读社会主义经济学。这一年,大陆刚刚恢复高考两年,北大经济系首次招收研究生。

时任北大经济系副主任、办公室主任的董文俊,给了林毅夫这个机会。

“学校派我考察一下,这个学生能不能收。那个年代,台湾和大陆的关系还很紧张,提到台湾人,大家第一反应就是间谍,所以,接收林毅夫也很慎重。”董文俊说。在北京西直门一家招待所里,他第一次见到林毅夫。“第一印象就觉得,这个小伙子是个正派人,人长得很精神,1米8的大个儿。说话很有礼貌,坦率,直接。他告诉我,来大陆,主要是为了学习了解大陆的情况,报效祖国。我觉得,这是个有追求、有抱负的年轻人,很不错!”

林毅夫舍家弃业,渡海求学的坚定和执着,感动了董文俊,也让他获得了到北大读书的机会。

1980年,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教授、诺贝尔奖获得者舒尔茨访问北大。林毅夫因兼具经济学专业基础和英文功底,被董文俊推荐担任舒尔茨的随行翻译。这个不经意之举,给了林毅夫去美国的机会。

“在一段时间的接触中,舒尔茨很欣赏给他做翻译的林毅夫,回国没多久,就给北大寄来了信,邀请林毅夫到美国读博士,他可以提供全额奖学金。”董文俊回忆说。

就这样,林毅夫到了美国。他用四年时间拿到了别人要用5—7年才能拿到的博士学位,而后,又辗转耶鲁大学经济增长中心,读完博士后。系统而严谨的经济学训练,为他今后的学术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芝加哥大学的特点,就是清晰、简洁,林老师的论文,基本都是这个风格。”姚洋说。在此期间,林毅夫与同样在美留学的海闻、易纲结识,并成为好友。

1987年,林毅夫完成耶鲁大学博士后的学习,北大经济系的很多老师都猜测说,那个曾经游泳渡过台湾海峡,到大陆来求学的林毅夫,不会再回来了。

“和小林走的时候不同,那时候,出国已经成了一股风潮,很多人挤破脑子也想出国。到美国去,是很多年轻学子的梦想。”董文俊说。那时的林毅夫,已经获得了国际经济学界的认可,他的毕业论文《中国的农村改革:理论与实证》受到舒尔茨的盛赞,被誉为新制度经济学的经典之作。博士后毕业时,许多著名的美国大学和研究机构主动提出为他提供教职,世界银行也向他抛来橄榄枝。此时的中国,没有研究伙伴,没有讨论和交流,甚至资料都难以搜集,如何做研究?

“况且,这个时候,他的爱人和孩子,也已经到了美国和他团聚,如果留在美国,前程似锦。实在没有回来的必要。”董文俊当时理解林毅夫的处境,但他坚信,林毅夫一定会回来。

“他在美国时,我们每个月都会通两次信。我从没直接问过他会不会回来,因为我相信,他一定会回来。”在董文俊看来,林毅夫的最大优点就是,信守承诺,说话算数,“这不仅体现在一些小事上,在回不回国这样关键问题的选择上,更能体现一个人的品质。”

“更重要的是,他的事业和理想,在中国。”董文俊说。

林毅夫回来了,带着几箱子书,妻子和一双儿女。1987年他们乘飞机回到中国。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刘薇   编辑: 傅文涛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