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文提要:我认为这里真正的问题是,没有人敢像何勇一样写《垃圾场》了。以后的人还用英文写,外国人都听不懂,更别说中国人了。你真正该做的是批判!你都没牙了叫什么摇滚乐?你都成猫了还叫什么老虎啊?真正的个性不是在商业上的体现,而是在于你的批判精神。而这样批判的权利,正在逐步被削弱。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吴虹飞 实习记者 张莹莹
崔健容易被人想象成具有诗人、哲学家、思想者气质的音乐人。这个角色,更多是由乐评人、文人以及媒体赋予的。他自己并不否认。
从1986年工体的那一场演唱会到现在,崔健依然在唱,无论是在主旋律的舞台,还是在容纳百人的小场子,甚至是香港的饭馆。
47岁的崔健似乎一直是一个斗士。他认为自己没有变成熟。始终保持着冷静的思考和灼灼的言辞。他乐于思考音乐和文化的弊端,往往直言不讳,咄咄逼人。对记者他有些苦口婆心:我希望你能明白我说些什么。
还有人说,崔健太严肃,没有幽默感。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大家都更愿意和和气气做人,但崔健还是一个愤怒的、天真的崔健。
“你都没牙了你叫什么摇滚乐?”
人物周刊:你如何看待音乐这个行业,以及自己作为音乐家的角色?
崔健:很多人认为,音乐这是个娱乐行业,音乐家是娱乐性的。他们把文艺和娱乐混淆一起了。摇滚乐应该是独立于主旋律和主流之外的声音,一个摇滚音乐家是反叛的。
我身上体现的东西比较复杂,有严肃的、娱乐的,也有反叛的,还有人说,它是堕落的、放纵的、自由的,还有人说它是颓废的。我觉得摇滚乐因为被称为颓废才自由。你们满嘴唱的那种阳春白雪的东西才是真正的颓废,你们不唱实话,成天骗人,虚情假意,你们能做的无非是义演捐资的时候多捐点钱,甚至你们有的谈论爱心、捐钱的时候都不是真的,都是商业炒作。
我们有很强的娱乐功能,这种娱乐带来的享受,比那种出卖自己的灵魂来做音乐的人得到的享受要高很多。曾经有记者问我什么时候退休啊之类,他们会认为做音乐是一种牺牲,到一定时候就累了,退役了,实际上音乐的娱乐,并非一种付出,而是获取,是在玩,放松地玩,真的是玩的话,不会想到退役——他玩得很高兴嘛。
人物周刊:现在的摇滚乐还有批判精神吗?
崔健:我讲一个故事。一个导演看上一个农民,就因为他有两个大门牙,很特别,让他3天以后去报到。去了以后发现牙没了。那人说,导演,我觉得我挺帅的,唯一的缺陷就是这两颗门牙。导演说,我就要你这俩牙,要不你跟别人不就一样了吗?没有门牙,没有个性的摇滚乐还叫摇滚乐吗?
当时摇滚乐的出现是新的审美观的出现,是新观念的确立,比如说黑豹,唐朝,魔岩三杰,他们的出现,本身就带着一种批判精神,对过去的一种否定。现在不是否定了,甚至可以说是顺从了。十几年过去了,中国摇滚乐一直停留在一个阶段,太缓慢了!就像一个老人挪一步要挪半天一样,新陈代谢太差了。我认为这里真正的问题是,没有人敢像何勇一样写《垃圾场》了。以后的人还用英文写,外国人都听不懂,更别说中国人了。你真正该做的是批判!你都没牙了叫什么摇滚乐?你都成猫了还叫什么老虎啊?真正的个性不是在商业上的体现,而是在于你的批判精神。而这样批判的权利,正在逐步被削弱。
摇滚乐实际上就是个性膨胀。我们保护和宣扬的就是个性,不追求苟同。人们都一样的时候,肯定有矛盾——布什和拉登就有矛盾,因为他们是一样的——都想控制世界。两个人都有个性,在一起互相爱,在一起很和平,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我现在观察到,那些总显得跟别人一样的人,其实他们心里最不一样。这些人心里对朋友友善的程度特别低,在生活当中给予朋友的东西特别少,全是装腔作势的那种作秀,这些人没什么道德体系,他们没有任何其他地方去释放他们的善意。
人物周刊:从事音乐20多年来,你觉得自己的性格有什么变化?
崔健:做音乐本身就是发现自己,挑战自己——永远在发现,对新的事物发生新的反应,永远这样。我不愿意重复自己。
音乐是要感动人的,要是不能先感动自己,感动别人太难了。而感动自己的过程,又比感动1万个人的过程难多了。每次创作的时候,当时一刹那都觉得很感动,没问题,但这真的只是千里之行走的第一步,要真正地制作、完成,变成一个拿得出去的产品,后面还有1000步要走。
人物周刊:但是似乎现在的很多音乐产品都是一个半成品?
崔健:在亚洲或者是华语地区的文艺界没有人要推翻自己,所有人都把半成品拿出来卖了,说白了,实际上中国整个的工业都是在做加工,你真正想拥有版权的工业,中国没有。可能像卫星上天这些还行,但真正的产业实际上都是靠加工。这个经济发展是加工出来的,不是创造出来的。
过去毛泽东批判儒家文化,现在是一个儒商和儒教文化复兴时期,大家会认为儒家文化带来的和谐,能给自己生活一种保障,但是这个东西我觉得应该小心,甚至应该清醒点了。
港台那些殖民化的音乐,缺乏真正反叛的文化精神,全都在复制,全都是拿出半成品去当成品去卖,靠着强势的宣传和营销,把他们的价值观卖出去。现在我们大陆都在受这种价值观的严重的冲击。现在到处后殖民,到处假唱,假掌声,有人管这事吗?你们年轻人有人提出来,有人反对了吗?
人物周刊:现在唱片工业整体不景气,对你有影响吗?
崔健:现在谁指望唱片公司啊?所有唱片公司都改做经纪人了,他们主要的收入不是唱片,而是活动,唱片就是打名气了。外行人进来,内行人全失业了。全世界的音乐行业都没有人去保护,真正做音乐的人都没有机会,个别的人有机会,但是他必须服从外行人的管理——这是我们共同面对同样的现状。
现在也有版权的保护,比如说手机下载,直接让音乐家受益,但它光考虑的是,怎么样才能更逗一些,品质是不是更低一些……这变成了另外一种对严肃音乐家的侵犯。
中国音乐家的前景,就像香港音乐的现在。黄家驹早就说过,香港没有音乐界,只有影视界。所有人就是做星,然后潜规则出现,你跟我上床我就让你上镜,出来的全是软件歌手。现在科学技术发展到这一步,怎么样去包装一个人,利用软件修补,就可以让一个不会唱歌的人变成会唱歌的——这个我太清楚了。
人物周刊:今年“十一”国内有很多音乐节,你会不会因此对现场音乐的前景有一个比较乐观的看法?
崔健:那这都是被动的开放,商业的开放,旅游业的开放带来的开放。十个有九个可能都是这样的,真正为音乐的音乐节可能只有迷笛音乐节和摩登音乐节,其他都是旅游项目。
现在摇滚乐还没有进入开放的时代呢!能够上台表演就是开放了?不是的。一场演出挣个啤酒钱能说摇滚乐开放了吗?
你在北京这样一个庞大的城市里,只能在两三个酒吧里临时演出,还不能全国各地巡回演出,不能一年上100场演出,没有固定的听众群体去买你们的产品,你就不要说你开放了;我平时自己买票请朋友去人家都不去,没这个产业呢!真正的摇滚乐要变成一个产业,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护批判者的权利。你的权利还没有受到保护呢,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你的选举权还没有受到保护呢,你就不要说进入了一个开放的时代。我们的文化是被动开放的。别觉得今天买了房买了车、天是蓝的,就觉得我们跟全世界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了。你跟社会高层是不是有同等的权利?这才能证明是不是平等。所以咱们都共同生活在一个开口的阶段,还没有进入开放时代。
人物周刊:你觉得国内摇滚乐的发展趋势怎么样?
崔健:别一上来就说摇滚乐怎么样,这纯粹是给摇滚乐穿各种各样它不该穿的鞋。灵魂不需要穿鞋,穿鞋干嘛啊?光着脚挺好的。谁也不要给摇滚乐盖棺定论。特别是现在中国这帮人,包括所谓乐评人,旁门左道,让他们真正地去关注自己的生命去吧——我都不明白摇滚乐到底是什么。
先别管中国摇滚乐怎样发展,你先想想文化产业怎么开放,真正用心创作的艺术家怎么受到保护……这就好了,不光摇滚乐,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作者:
吴虹飞
编辑:
王平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