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尔山:美国公关政治求新 重在倾听而非宣讲
2010年03月30日 08:3121世纪经济报道 】 【打印共有评论0

这是一次公关之旅,只不过组织者是一国政府,而不是一家公司:应美国国务院之邀,32名来自30个国家的外国记者从3月15日开始,在华盛顿和旧金山(硅谷)做为期一周的社交媒体主题采访。

此行的具体执行仍由位于华盛顿的子午线国际中心负责,该中心在官方网页介绍自己在1960年成立,是一家独立于党派以外的非营利性质的公共外交机构,旨在深化国际间的相互理解。从他们列举的主要工作可以看出,这个机构跟美国国务院有着密切的关系,后者的很多活动,比如著名的“国际领导者访问计划”,就是由这个机构负责执行。但他们并不仅仅承办政府的活动,还有自己策划的项目。比如2004年春天,该机构在华盛顿揭开“中国当代西部艺术展”的序幕,并在美国各大城市巡回展出,而在2006年秋天,又把“美国当代西部艺术展”带到中国。当时,来自该机构的美方策展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该机构起源于美国外交官深感公共外交之重要的想法,并主要由退役外交官或在职外交官的配偶组成。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在他们的活动上常能看到政府高官的身影,比如时任国务卿的赖斯就出席了他们在华盛顿揭幕的伊朗女画家画展。

从这个角度看,美国国务院和子午线国际中心既是分立的,为着确保美国政府喜欢挂在嘴边的中立性,却也是合作紧密的,后者是前者许多公共外交之旅的具体执行者。具体说到此次采访,其中立性是这样体现的:第一组记者采访了分别来自共和党和民主党的两位国会议员,第二组记者先参观民主党全国总部,采访其主管社交媒体应用的官员,又在国会采访共和党的一位国会议员。

此次,新体验也颇多。比如,行程第一天是在美国国务院进行的,先后进行三场会见,包括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的意外而短暂的露面,都是在简单介绍以后就是问答,表现出更愿意把时间留给大家提问的姿态。

要说他们的回答都有针对性,是为记者的问题而准备,却也不一定。比如,关于美国政府与私人公司的关系,他们的回答都是强调他们一直以来就喜欢强调的一个事实:在美国,政府跟私人公司只有商讨关系,不是上下级。

我问,怎样看待技术扩散(technology proliferation)这一新现象。对此,无论是国务卿的创新顾问还是国务院的副发言人都不直接作答,都认为隐私保护和文化差异不能忽略。

在旧金山和硅谷访问美国三大社交媒体公司,随行的三名官员也很有兴致地看大家提问,并在午餐期间继续讨论。但是,美国外交官只不过表现得更加期待提问罢了,却没打算说更多的话。并且,就组织这样一些公关之旅而言,跟以前主要着重于推销自己的理念有所不同,他们现在要得更多的是提问,希望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身份的人士都有机会在台上或台下发言,了解大家都在想什么,是怎么想的。

说到身份,此行也是一个细节,反映美国公关思路的新变化:在告别晚宴上,全程陪同的官员提到,当初想到做这样一个社交媒体主题采访,是在国务院开通其在一个社交媒体的主页以后,有人提到,既然请过了博主,也可以请记者来看看吧?就这样得到批准,从华盛顿给美国在全球100个使领馆发邀请信,请后者提名一位当地记者,再从这100个候选人当中挑选60人,分为两组,相继出发。

这里至少传递了两个信息:一是随着社交媒体进入美国国务院的视野,博客也成为新的关注对象,而博客这一新事物的特征决定了美国国务院在甄选具体受邀访问对象的时候,不会再像以前那样,首先看这些人有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工作,他们依托的单位又是不是在当地具有影响,而是更看重这些人自己的影响。

二是即使这个团请的是记者,这些人也不全是传统意义上的记者,比如来自阿富汗的记者就说她是自由撰稿人,真正的工作是创办了一个非政府组织,旨在推动保护自己家乡饱受战火摧残的历史文化遗迹。此外,也有不少人更专注于采访报道,却又不是只为一家新闻机构打工,而是同时为电视台、电台和纸媒供稿,同样更接近自由撰稿人的性质。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王尔山   编辑: 张恒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