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权力说《小时代》庸俗?
《人民日报》并没权力判断艺术或者类似于艺术东西是否庸俗,因为这应该是社会共同体当中消费者与专业人士的事。所以,《人民日报》还是歇歇吧,有时间多为民间权利鼓与呼,少做人民艺术判断的指路者。
五岳散人 凤凰评论特约评论员
《人民日报》上刊登了一篇神文,题目叫做《小时代和大时代》,主要意思是借着批评郭敬明改编、执导的电影《小时代》,来批评一下“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引导社会思潮,小时代、小世界、小格局遮蔽甚至替代大时代、大世界、大格局”,主要是怕“个人或者小团体的资本运作或许成功了,但是一个时代的人文建设和传播却失控”。为此,就“不能无条件纵容小时代2、小时代3出现”。
关于《小时代》这部烂片笔者实在没什么好说的,小说倒是翻看了几眼,觉得那纯属一本奢饰品软广告集萃,中间加了一个不知所云的故事。这种电影或者书要说能够带来什么特别好的社会影响,确实很难,但要说能够让这个社会坏到哪里去,怕也做不到,因为它本身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
没有一个政府有权力去判断某事是否庸俗,这个权力是大众的、媒体的。而《人民日报》之类的媒体并无这个权力,这并非是说它不是媒体,而是它的媒体属性不足,因为它具备了超越于市场以及知识界、艺术界的“准行政表态”的能力,说白了就是一份政府意志的传达报。
我们知道,在书籍等艺术品方面有两种生产模式,一种是引领着时代的精神,一种是时代下的蛋,《小时代》无疑是后者。不去追究下这个蛋的野鸡,倒是指着蛋说它是坏蛋,这是唱的哪一出呢?
实际上这种批评涉及一些更为深层的问题,首先就是我们这些一般人有没有“低俗”的权利?
在很多时候,无论执政者是什么人,都会觉得自己有责任、有资格匡正社会风气,而人民是没有低俗的权利的。政府总认为自己是民众的长辈,有醇厚风俗的道义责任以及绝对的权力。当然,有皇帝的时候这么想倒也没什么,毕竟那时候大家都认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概念,人家也不说自己是公仆,就说自己是父母官,父母当然有责任与义务教育孩子。
可现在时代不同了,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并不比我们这些草民高一等,还真没资格对人民群众庸俗的权利说三道四。
其次是究竟谁拥有判断庸俗与否的权利?
如上所说,并没有一个政府有权力去判断某事是否庸俗,这个权力是大众的、媒体的。但《人民日报》之类的媒体并无这个权力,这并非是说它不是媒体,而是它的媒体属性不足,因为它具备了超越于市场以及知识界、艺术界的“准行政表态”的能力,说白了就是一份政府意志的传达报。
在这种状态下,《人民日报》并没有权力判断艺术或者类似于艺术的东西是否庸俗,因为这应该是社会共同体当中的消费者与专业人士的事儿,政府的传达报干好自己的事情就好,这方面真的不用您来表态。
所以,《人民日报》还是歇歇吧,有时间多为民间权利鼓与呼,少做人民艺术判断的指路者,这事儿我们自己能干。 转载请注明出处
带女儿练摊 讨到公道又如何?
他们欠下的法治债、感情债,不只什刹海练摊的9龄童这一个。他们欠下的,是整个社会。这是一个按身份站队的时代,不是以法理站队的时代。[详细]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