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们的逆袭,城里城外的分裂

山不在高

移民不移民?这是一个问题。怎么看待国内外舆论场的这种分裂?钱钟书老先生早有明训:“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山不在高 凤凰评论特约评论员

8月1日,“电气焊”这个职业火了。

“月入两三万元,住200多平方米的房子,屋外绿草如茵空气清新……山东济南长清区孝里镇后楚庄有上百村民享受着这样的生活,还是在澳大利亚。凭着过硬的电气焊手艺,总共201户的村庄有25户在澳大利亚“打洋工”,拿到了绿卡。”在《齐鲁晚报》刊发的《山东济南上百村民移民澳大利亚,凭电气焊手艺拿绿卡》里,这样写道。

国内网民的舆情风向则是“向西劲吹”。不少国内网友认为移民生活适合的不只是个人,甚至可能是一整个群体的一条“出路”:“这年头在内地做金融民工还不如去国外做真正的民工”,“农民进城不如移民”。

诸多都市报争相转载的这篇文章,本来讲的只是一个村庄的择业。但它在微博、门户网站评论里的当天热度,都超过了诸多国内外大事。

“羡慕嫉妒恨”,成了各大微博网友的舆论主调。在男网友“选错专业了,快改!”的痛心疾首、“走!蓝翔技校学电焊去!”的呼朋引伴下,也有“电工,你值得拥有”、“看来嫁青岛不靠谱了,还是嫁去济南吧”的女网友调侃。有网友感叹:都市白领,自惭形秽,码农蚁族,改行重造,一代天骄,名牌高校,只能帮人数钞票。

加上同一天,也是在山东,导师牵线34岁的文学硕士“回炉”学焊工的新闻,中国的技术工似乎完成了新一轮“逆袭”。

然而,在“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天朝养不起,澳大利亚收了你”的呼声背后,也有对“这属于忽悠人的软文”的怀疑,也有“一大波移民中介即将靠近”的警惕。

出国“逆袭”,真的这么轻易实现吗?网易澳大利亚网友“资本主义大农村”现身说法,解释现在澳洲移民也不是那么容易了,像文中所写的“好日子”已经是过去时:“技术移民的配额被大幅裁减,商业移民的门槛被提高很多,连雇主担保移民都困难很多,除了家庭移民没什么限制,其它的路都不好走了。”

国外网友们的“泼凉水”,却没有浇灭国内的高呼:“我会洗碗!求带上我!”

但事实上,在出国早已不是少数人专利的当下,移民真的就能“逆袭”吗?在这个问题上,国内、海外的中国网民分裂成了两个对立的舆论场,可说是相当耐人寻味。

在国内,最“蛊惑人心”的应该算是这样一段话:“王兆生周薪约1700澳元,扣税30%后每月3000多澳元拿到手,相当于人民币2万多元。出国两年多,王兆生一家拿到了绿卡,还贷款买了45万澳元的房子。房子220平方米,院子760平方米。”

在舆情上,这段国外的悠闲和7月30日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珏林的发言具有同样功效——都是在“国内买不起房”的怨言烈火上添了一把干柴。王珏林在接受采访时说:“大家对政策的执行和政策的目标理解不准确,我们一直提房地产市场稳定、房价保持稳定增长,还有‘增长’两字呢。”

对比国外的情形,王珏林的“中国从来没有提出把房价调下去”,更加激起人们对“逃跑出国”的欲望。

在评论时,国内舆情展现出“用大词儿”的特点。人们不再仅仅是羡慕国外买得起房,而是把离开中国的新闻作为了“中国的正能量”。

甚至,有不少网友评价这群电气焊技工是:“离开中国,实现了梦想!”网友“龙啸九天”认为“这个是澳大利亚梦”。济南本地人更坐不住了,比如被评“2012年度微博同城十大影响力人物”的@孙警官说事也给这条新闻打上了“羡慕事”的标签。

但就在这条转发下面,网友“孙淑静”提出异议:“他们应该也在承受着朋友缺少、交流困难、背井离乡、不能孝敬父母、工作劳累等等各种我们难以看到的辛酸吧,不能盲目羡慕,要不然现在社会怎么那么多戾气呢?孙警官,要倡导全面看待问题的观念,对不?”

即使要背井离乡,国外“生娃不贵”、没有计生政策,还是捏牢了中国老百姓的又一大痛点。文中写到,获得绿卡的技工“女儿一出生就获得澳大利亚国籍。他们发现生孩子不但住院不花钱,当地政府还补助5000澳元”。

但网友“资本主义大农村”坦率地说,情况已今非昔比。“baby bonus(生孩子的补贴)已经取消,很多公司裁员,大批人失业。”在奥地利的网友也表示,国外的现实“哪有他们吹的那么好”:“据说德、奥的福利是欧洲最好的,在这里生个孩子每月拿6800元,只能拿18个月。看申请的月数确定金额。只领1年的可以拿的更多,申请3年的也就每月4300元。”

而国内网民的舆情风向则是“向西劲吹”。不少国内网友认为移民生活适合的不只是个人,甚至可能是一整个群体的一条“出路”:“这年头在内地做金融民工还不如去国外做真正的民工”,“农民进城不如移民”。

实际上,国外华人的生活不等于轻松。海外华人网友认为,在外的国人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才会“惹祸端”,“让在国内的人们总向往着国外”。

一名奥地利网友就大吐苦水:“工作不好找,找到了,德、奥两国的人都把你当奴隶使唤!熟练工的我,暑期每天6小时,上厕所不可以超过2分钟!没有饭吃。更别说休息一会儿了,站得两腿最终没知觉,还是要不停工作。”

在海外华人的舆论场中,一方面承认“国外歧视华人、干活又苦又累”的现实;另一方面,也发现有文化有技术的“新移民”越来越多,在医药、科研等领域越来越有竞争力,“黄皮肤也不是去当廉价劳动力的命了”。

但国内网民们的论调,真是盲目在夸“国外的月亮比中国圆”?看看他们对在国外生孩子的关注点就能明白:“神马情况?没有计生部门来收钱吗?办准生证没有?没有被拉去强制引产吗?”南宁网友“byhbjcz”讽刺道:“各级计生人员注意了,只要他们一回来就抓他们去结扎,征收他们的社会抚养费,别以为在外国生活了就不消耗社会资源了,我们都是地球村的居民,我们都消耗地球资源,要提高素质,少生优生。”

这背后,是国内城镇化进程中,各方社会矛盾的深化。网友“醒世翁”估计:“这群电焊工要呆在国内的话,估计连城市户口都拿不到。”

政治文化,同样也是国内外舆论场碰撞的焦点。加拿大网友“yuanfengliu”的经验是,“加拿大人享受的权益我一点不缺,我去办事人家一视同仁;倒是回想起在国内的时候,户籍、教育、住房、医疗……好像就没有不给脸色的时候,出国前迁个户口都要点头哈腰来回跑。”

移民不移民?这是一个问题。怎么看待国内外舆论场的这种分裂?钱钟书老先生早有明训:“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转载请注明来源

上一页
第35期

吴虹飞案:司法机关分得清违法和犯罪

司法机关懂得平衡公民言论自由权与保障社会秩序之间的关系,也分得清普通违法与犯罪的区别。[详细]

(2013/07/31)
第34期

朝鲜战争停战60周年:到底谁赢了?

每个时代,每个国家,有各种不同的“国情”,进而会对同一段历史作出各种不同的解释。[详细]

(2013/07/31)
第33期

带女儿练摊 讨到公道又如何?

他们欠下的法治债、感情债,不只什刹海练摊的9龄童这一个。他们欠下的,是整个社会。这是一个按身份站队的时代,不是以法理站队的时代。[详细]

(2013/07/30)
下一页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