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22日电 台湾《中国时报》21日刊出社论《“让利”长远来看对两岸都有利》。社论说,日前,温家宝宣示对台湾“让利”的基本立场。这样务实善意政策路线如果能落实到两岸交流的各个层面,可望带来良性而深远的影响。
文章摘编如下:
尽管之前经过了军售波折,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协商并未受到影响;日前,温家宝更在人大宣示对台湾“让利”的基本立场。这样务实善意政策路线如果能落实到两岸交流的各个层面,可望带来良性而深远的影响。
大陆领导人认为两岸的一些分歧乃是一种兄弟之争,即使意见不同、立场互异,仍然断绝不了血缘之系、家族之情。而在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谈判过程中,大陆愿意以“让利”来表达善意与诚意。
其实这也正回应了许多台湾民众的疑虑,把大陆和台湾比一比,无论就幅员、人口、市场、经济规模、在世界的地位等各方面,双方大小悬殊。尤其两岸曾经对立数十年,才刚刚重新启动的交流合作,效应还没有足够的时间发酵扩大,因此长久的心结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打开。这也是为什么台当局说破了嘴,还是有基层民众对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感“疑惧”。现在大陆领导人既已明确表达愿意对台“让利”,到底会落实成哪些具体动作,将是台湾民众拭目以待。
两岸的协商,从来就不是单纯的协商;即使是只涉及经贸投资事务的“ECFA”,也不仅仅是为经贸而经贸的协议,开放哪些项目、内容如何固然是重点,借着谈判与签署协议,彼此向对方及各自内部做出政治宣示,并替未来进一步的发展作铺陈则更是重要。
现在两岸的意见仍在整合中,如果希望依规划进度在五月完成协商,六月海协海基两会领导人商谈进行签署,显然需要加紧协商,台湾内部也必须努力沟通获致共识。协议是双方态度的代言者,因此对大陆来说,最重要的课题是到底要借着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向台湾传达什么样的讯息。
两岸为什么应该化干戈为玉帛?因为冲突不仅会直接重创双方,也将损害下一代和平相处携手共荣的机会。为什么需要签署“ECFA”?因为它是一个广泛经贸合作的基础,有希望为台湾带来更多繁荣机会,也让两岸进入一个更密集交流合作的新阶段。
当然,有些产业可能受到冲击,但大陆既然已是全球一个如此重要的经济力量,台湾有机会建立比别人更优惠的合作关系,没有理由不去抓住这个机会。有人担心台湾被实质吸纳,但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里,只要找到利基与独特位置,就能为自己开创一片天,怕的反而是自己萎缩退步。台湾不能永远因为担心风险而什么都不做,因为那可能失去更多。
我们推动两岸更进一步的合作交流,是在为自己、以及未来争取机会。就此观之,如果大陆对若干谈判项目做出让步,短期而言或许自觉是在对台“让利”,但长远来看,这将是对双方都有利的作法,是在展现对一个更美好未来的坚定承诺。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
郭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