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日报刊载社论称,台当局开放包括牛绞肉及内脏的美国牛肉进口,引发民众疑虑并掀起反对声浪,但这是台美签署贸易暨投资架构协议(TIFA)的必然之举,更是台湾进行全球经贸战略布局的敲门砖。在各方反对声浪纷起之际,反对最烈的民进党,其实对当局盱衡是否开放美国牛肉进口提供了无形推力。
马英九昨天强调,进口商决定不进口、快餐业者决定不用美国牛绞肉及内脏,不违反台美牛肉进口协议,民众表达拒吃态度,也应完全尊重;吴敦义则重申,未来对牛绞肉及内脏等高风险部分进口,当局将严格把关。在马英九及吴敦义宣示下,当局将设下双重机制——当局采最高标准规范、业者自发性不进口,让美国牛肉高风险部分进不来。
依照台美牛肉进口协议,并参照进出口流程,继民进党当局开放美国纯牛肉进口之后,美国带骨等牛肉最迟在十二月间应可出现在台湾市场。事实上,民进党“执政”时期,所以于二○○六年一月间,在美国狂牛症阴影尚未消除之时,即开放美国纯牛肉进口,即使同年三月间,美国又出现一例狂牛症,也未宣布停止进口,就是为了推动TIFA。
台美TIFA始于一九九四年,这是台美之间推动贸易、投资与商业合作最重要的平台,也是双方解决经贸关切事项最重要的谘商管道,更重要的是,TIFA合作议题包括洽签台美自由贸易协议(FTA)。然而,最近一次TIFA于二○○七年七月举行后,即告中断,遑论推动台美FTA,原因是美国扩大牛肉进口还没有达成协议。
台湾同意大幅度开放美国牛肉进口之后,年底就能重启台美TIFA次长级会议,说明国际经贸毋乃各地各取其利,台湾必须使美国牛肉进口风险管控在最小化,进而争取台美经贸利益最大化。台美TIFA一旦重启,往后可望年年举行,由于台美TIFA是推动台美FTA的前哨战,唯有重启TIFA,未来才有签署FTA的可能。
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的迫切性,应远高于台美TIFA,因为TIFA端上会议桌,我方必须付出扩大进口牛肉的代价。然因民进党抵死反对两岸签署ECFA,当局不得不转向TIFA使力。
进一步说,台/美的TIFA、两岸的ECFA,存在轻重有别的翘翘板现象,对台当局而言,最好能鱼与熊掌得兼。惟在翘翘板现象下,民进党强力反对签署ECFA的力道,适巧加在台/美TIFA那一端,当局基于“众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乃加快重启TIFA步调,这正是日前宣布扩大进口美国牛肉的症结。
民进党反对两岸签署ECFA,反造成美国牛肉加速扩大进口;而民进党为美国牛肉进口提供了无形的推力之后,再来大力反对美国牛肉进口,这种吊诡结果岂是民进党始料所及。不论如何,台美得以“提前”重启TIFA,对台美FTA乃至两岸ECFA之签署,实际上已呈现长多格局。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编辑:
彭远文
|